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部分,秦帝國的崩潰,使勁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口白馬津。章邯退守濮陽,迅速在濮陽修築護城塹壕,引黃河水流入其中,作長期固守的打算。章邯固守濮陽的戰略意圖,在於控制黃河水運渡口,維持補充受援的通道,伺機反攻。

濮陽戰勝後,項梁軍分成兩個部分,主力由項梁統領,追擊章邯,圍攻濮陽;別部一支由項羽、劉邦統領,往東追擊向城陽方向敗退的秦軍。秦軍退入城陽堅守,項羽、劉邦聯軍強攻破城以後,實行屠城報復。破城陽以後,項羽、劉邦聯軍南下進攻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由於城池堅固,守軍強大,未能攻打下來。項羽、劉邦於是放棄攻打定陶,南下繞過外黃縣,直插雍丘縣(今河南杞縣),阻擊由三川郡方面開拔過來的秦軍增援部隊,與秦軍遭遇作戰,大破秦軍,斬殺秦軍將領三川郡守李由。擊潰李由軍後,項羽、劉邦回軍北向,進攻外黃縣,呼應由濮陽抵達定陶作戰的項梁軍主力。

東阿之戰,是項氏楚軍主力與秦軍主力的第一次大戰。項梁起兵江東以來,一直活動在東楚邊郡,致力於整軍建政,未曾與秦軍主力交鋒對陣。新組建的軍隊,能否與秦軍對抗,尚在未知當中。初戰大勝,項氏楚軍的組織建制、裝備武器、士氣鬥志,都經受住了實戰的考驗,名副其實地成為六國反秦軍的主力和中堅。項梁戰勝秦軍的自信,由此大為增強。

▲BOOK。▲蟲工▲木橋▲書吧▲

第73節:第六章項羽的崛起(1)

東阿之戰後,項梁再戰濮陽又大勝秦軍,別部項羽、劉邦聯軍攻克城陽,在雍丘消滅李由軍,斷絕了秦軍西南方向的增援。章邯軍困守濮陽不出,項梁移軍向定陶逼近,在定陶再次擊敗秦軍,重兵包圍了定陶,準備一舉攻克。定陶是東方的大城,富裕的都市,曾經是秦昭王時的權臣穰侯魏冉的封地。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項梁因為一連串的勝利,滋生了輕視秦軍的情緒。這種情緒,由上而下,開始在軍中蔓延。項梁的部將宋義勸誡項梁說:〃用兵取勝後,將領驕傲而士卒怠惰,是敗軍之兆。眼下士卒中出現了怠惰的情緒,而秦軍堅守待援,正在逐漸得到補充,臣下甚為將軍憂慮畏懼。〃陶醉在勝利中的項梁聽不進去,嫌宋義沮軍敗興,打發宋義出使齊國,與田榮交涉出軍會戰的事。項梁沒有對秦軍的動向作嚴密而充分的警戒。

另一方面,章邯軍出關以來,連戰連勝,破陳勝,滅魏咎,殺田儋,將叛亂軍的主力逐一擊破,大有一舉平定叛亂的氣勢。東阿之戰,是章邯軍的第一次敗戰,繼而又軍敗濮陽,失守城陽,喪失李由軍,經歷了從來未有過的重大挫折。不過,哲人老子有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初發的順風船,容易陷沒於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行程中幾經風浪反倒磨練出免於滅頂之災的謹慎。章邯經過與項梁軍的一連串交鋒失利,深刻地認識到項氏楚軍不同於以往的對手,是一支組織嚴密、戰鬥力強大的精銳敵軍,是當前秦軍的大敵,需要集結優勢兵力,謹慎作戰。

章邯用兵,繼承了秦軍名將白起以來的用兵傳統,就是在強敵當前的不利形勢下,首先示敵以弱,作戰術退卻和保守,麻痺對手。與此期間,秘密而迅速地補充裝備軍力,集結力量,作進攻的準備。準備就緒,耐心而密切地關注敵軍動向。一旦敵軍出現懈怠的空隙,突然以優勢兵力作大規模的奇襲,一舉獲勝。用這種戰法,白起在長平大敗趙軍,王翦在淮北大破楚軍。二世元年九月,章邯擊退周文軍後,保守關中不出,秘密整編補充完成,出關突擊,一舉將周文軍徹底擊潰,也是用的這種戰法。這次,章邯仍然沿用成法,他退入濮陽城後,堅守不戰,表面上顯示因連續戰敗而帶來的畏懼退縮,暗地裡透過黃河漕運補充裝備軍糧,集結援軍。由外黃方向馳援而來的李由軍被殲滅以後,章邯倍加小心翼翼。他調動河東郡和河內郡秦軍沿黃河北岸東行;同時,他請準朝廷當局,抽調正在河北攻擊趙國的王離軍一部南下,渡河會師攻擊楚軍。

二世二年九月,河東河內援軍和王離軍一部抵達白馬、濮陽一帶,秘密渡過黃河,與章邯軍匯合,秦軍軍勢大振。得到增援的章邯軍主力,由濮陽向定陶方向秘密運動,夜晚突襲項梁軍大營,定陶城內的秦軍也呼應出擊。項梁軍對於河內、河北秦軍的調動完全沒有察覺,措手不及,被秦軍擊潰,項梁也被秦軍殺死。

定陶之戰後,秦末之亂的戰事,又進入新的局面。秦與六國的主戰場,由黃河以南轉移到黃河以北,史家稱之為河北戰場。

第六章項羽的崛起

一燕趙復國運動

張楚軍北上的戰略決策,是由多年隱居於陳縣的兩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