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4章 大明朝是支援你的(求訂閱,求支,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宮殿裡的鐘聲響起時,國賓館內的那些遠道而來大明官員都愣住了。他們早在一週前就已經抵達了大都,來這裡幹什麼?
當然是和蒙古談判的了。
談判鐵路新約,嗯,是來讓多爾袞出讓路權的,路都快修到了伊犁了,是時候繼續往西修下去了。
“這是……”
身為使團正使的張克儉,這位大明前首輔的幼子,雖然官職不高,不過只是使團正使,可在大都這邊卻頗受人尊重,畢竟,他爹是大明的前首輔,從龍的功臣,他拉住館內的典客問道。
“這是怎麼回事!”
“回稟大人,大,大汗死了!”
大汗死了!
多爾袞死了!
張克儉立即愣住了。
多年來,對於這個蒙古,大明上下可以說是懷揣著極其複雜的情感,為什麼會複雜?
原因再簡單不過,誰都知道這個蒙古是建奴冒充的,不看其它人,就看多爾袞大汗就行了。
現在蒙古大汗多爾袞死了!
死的正是時候啊!
突然,張克儉對身邊的副使說道。
“走,去見孫思勤。”
孫思勤是蒙古國的內閣大學士,也就是大明的內閣閣臣,這幾天他們因為路權談判的事情,也有過很多的接觸。
上午,張克儉沒見成孫思勤,人家在宮門外痛哭表達忠心呢,而且還要安排大汗的身後事。
不過到了下午,張克儉終於見到孫思勤,見到他的那個瞬間,看著他身上的孝衣,他的想法變得更加堅定了。
這是一個好機會!
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不能錯過了!
雖然張克儉是前首輔的幼子,可那又能怎麼樣?當官可不問什麼出身,而且他太年輕了,雖然有足夠的時間去闖蕩官場。而且他爹也得給他留下了足夠的人情,到那都會有人照應,可是做官還是要靠自己。
靠什麼?
當然是能力了!
是功勞了!
“見過大學士!”
張克儉抱拳笑道。
孫思勤還禮道:
“見過使君!”
張克儉問道:
“能否你我單獨說話?”
“當然可以,使君請。”
孫思勤的臉上帶著些許悲色。
來到後堂室內。
張克儉開口就說:
“多爾袞死了!”
沒有絲毫的恭敬可言,可對此孫思勤也不覺得有異,點頭道。
“是的。”
“他死的正是時候,”
張克儉笑道。
“多爾袞是大明與蒙古之間所有問題的關鍵,過去我們一直不願意和蒙古關係正常化,就是因為多爾袞,他欠了大明太多的血債,這血債直接影響到蒙古與大明的關係。”
“確實如此,其實,修整與大明的關係,維護友邦之誼,一直是蒙古上下的共同心願!現在大汗駕崩,正是修整與友邦舊怨的大好時機!”
這個大學士實在太有趣了,張克儉笑道。
“那你也應該知道,大明百姓能記得住多爾袞的名字,同樣也能記得住誰是他的兒子!”
張克儉的話,讓孫思勤的一愣,他瞬間就明白了。
這位正使的意思就是大明不接受太子爺繼承大汗之位了,為啥?因為他是多爾袞的兒子啊!
就這麼簡單,所以他不能當大汗。
“這……”
大明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他們是想……是想讓其它人的當蒙古大汗?
“作為友邦,大明以為蒙古大汗的位置,應該由一個不欠大明任何血債的人繼承,如此才能讓兩國關係放眼未來,不至於為舊時恩怨影響,你覺得呢?”
張克儉只差沒有直接指名是誰了,不過對此,孫思勤倒也沒有堅持,而是立即回答說:
“請使君放心,我們知道應該怎麼做,蒙古最看重的就是與友邦的關係,我們會千方百計的維持這一關係,但是太子爺正在從莫斯科過來,他畢竟是沙皇的皇夫。”
張克儉頓時會意。
就是說,他們會想辦法去讓大明滿意。
但是,他們目前還不知道應該怎麼做,畢竟,多爾袞是有兒子的,蒙古是有太子爺的,可是為了維持與大明的關係,他們肯定會想一些辦法的,只不過這個辦法,恐怕就不是說說那麼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