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3章 碰撞(第一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基本戰略方針很快就制定了下來。
無非就是阿扎普炮灰突破中國人的防線,然後用騎兵突破,擴大突破口。
對於擅長運用騎兵,擅長野戰的奧斯曼將領來說,這正是他們的拿手好騎。
不過即便是如此,從艾哈邁德.科普魯律到其他的二十幾位帕夏,無一例外的都有些擔心,他們也不是很擔心傷亡,他們擔心的是時間!
時間不在奧斯曼帝國一邊!
如果他們不能在中國人透過加利波利運走他們洗劫的財富之前奪回伊斯坦布林,那麼那怕他們奪回了伊斯坦布林,也不過只是空歡喜一場……沒有了戰利品的勝利是勝利嗎?
況且,不能向素丹上繳戰利品的勝利,可能會蘇丹勃然大怒,然後下令絞死將軍,在進攻幹尼亞時,不就曾因為戰利品太少,結果導致將軍們被砍了腦袋。
奧斯曼帝國就是一群強盜,土匪,搶不到東西的時候,肯定要有人付出代價!
回到後方的營帳後,庫楚克帕夏就對大維奇爾說:
“我們應該集中全部的阿扎普從一個或兩個地方進行突破,只要用阿扎普衝開他們的防線,我們就能大獲全勝了。”
艾哈邁德.科普魯律點點頭,說:
“確實如此,我們人多炮多,只要集中使用一定會勝利的。不過我們也不能只打一個點,而是應該再打幾個點。”
“大維奇爾,您有什麼計劃嗎?”
穆斯塔法帕夏問道。
“雖然中國人的兵力分散,如果我們只攻擊他們一點的話,他們肯定有餘力防備,這裡是他們的防線,除了這條長壕之外,還有就是一道很矮牆,在他們的防線前方,多半還有拒馬、鹿砦之類的防禦設施。”
艾哈邁德·科普魯律指著地圖比劃道:
“我們應該先攻打靠近山地的中國人,給他們造成一種假想,我們這麼做是為了避免他們的艦隊,畢竟,在海上還有他們的艦隊,當然,這只是一種假想,是為了將他們的預備隊吸引到那邊,造成中部空虛。對這裡的進攻,我們可以用阿扎普……”
艾哈邁德一邊說,一邊在地圖上簡單的畫出了幾個符號。
“等到中國人上當之後,我們再以集中最精銳的近衛軍,趁著中國人的注意力被吸引的時候,一舉將他們防線擊穿。最後再投入騎兵,衝擊敵人的後方,切斷敵人的退路,在他們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投入我們的全部騎兵,用洪水似的攻擊,徹底摧毀中國人的抵抗,速度、速度,還是速度,只要我們的速度夠快,他們就必定會失敗!”
可以非常肯定的一點是,艾哈邁德.科普魯律的佈署,從這一天起,就被寫進了軍事教科書,成為了突破敵方陣地防禦的標準戰術。甚至直到裝甲戰車時代,這種戰術也是被經常使用的,只不過那個時代,戰馬變成了戰車……
“大維奇爾,那我們什麼時候發起攻擊?”
穆斯塔法帕夏問道。
“明天上午,晨祈之後!”
除了阿扎普炮灰中有大量的基督徒炮灰之外,奧斯曼的軍隊中絕大多數都是教徒,當然要先晨祈,然後再打仗了。艾哈邁德.科普魯律想了想,
“晨祈結束之後,我們先將200門大炮,還有200門臼炮,部署到右翼,用開花彈轟擊中國人的陣地,炮擊一個小時後再發起進攻。”
輕便靈活的輕型臼炮,是不計入大炮數量的,而奧斯曼軍隊裝備著大量的24磅、32磅臼炮,至於68磅臼炮也不罕見……
在奧斯曼人為著戰役作著最後準備時,明軍戰線後方,一座由希帕西領主的莊園改建的堡壘中,站在莊園的宣禮塔上,陳森透過高倍望遠鏡觀察著敵人的動靜。在他的身後,站著幾名軍官,他們無一例外的神情都顯得很輕鬆。
相比於他們,陳森,這位康國公世子,遠征軍前路軍總鎮,眉頭時而緊皺。
其實,這並不是他第一次上戰場,他十六歲就隨著父親在戰場上衝殺,和康國公一樣,都是為陛下鞍前馬後衝殺多年,算起來也是沙場老將。可是作為乾聖朝的第一勳臣世子,他的心裡有著他的壓力。
畢竟,他是未來的康國公!
康國公家的……敗不得!
“總鎮,根據情報顯現,土耳其人正在把大炮調往右翼,他們大概是想在右翼突破,畢竟,左翼那邊有海軍的艦隊。”
飛虎鎮統制康文傑彙報道。
“有這個可能,但沒那麼簡單……”
參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