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9章 奮進吧,蘇丹近衛軍(求訂閱,求,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有人都被嚇了一跳!
在接連騰起的煙柱中,一個個身影從戰壕裡跳出來的時候,那些阿扎普步兵們無不是愣了愣。
原本他們甚至以為對方會像膽小鬼一樣躲避炮擊,可那曾想到他們居然如此不顧死活的殺了過來。
“殺!”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吼聲,刺刀就沒入了那些阿扎普炮灰的胸膛,不過只是一個照面的功夫,就倒了數百人,如此利索且兇狠的反衝鋒,只嚇得那些衝在最前方的阿扎普步兵們無不是心驚膽戰……
舉起寒光閃閃的刺刀,沒有絲毫的猶豫,一個利索的突步刺,就刺進了土耳其人的胸膛。他身邊的戰士們,也像是下山猛虎似的不顧一切的衝殺著。
炮彈在撕殺的人群中炸響,刺刀在眼前閃著寒光,暴喝聲從人們的嗓間迸發,手榴彈在腳下爆裂,硝煙與烈火、鮮血與犧牲,人們在那裡的拼盡全力撕殺著,他們的叫喊聲,吶喊聲在空中匯成了一團,最終都匯成了意志與意志的角鬥。
戰鬥在硝煙中激烈的展開,刺刀與刺刀空中撞擊著刺殺,刀與刀相撞時發出“吭吭嚓嚓”的響聲,不時落下的開花彈在人群中迸出密集的轟響,不時有人被炸飛上天,敵我撕殺時的吶喊聲、喊殺聲在硝煙中沸騰著、震抖著。
堅守防線的戰士們就這樣冒著土耳其人的炮火,像巍峨的泰山似的阻擋著敵人有如潮水一般的進攻。
透過硝煙,可以清楚的看到土耳其人像是潮水一樣,一浪高過一浪的朝著明軍的陣地襲來,對於身處後方的陳森來說,儘管並不是親身置於戰場,但是也能清楚的感受到那裡的一切。
“現在前線的怎麼樣?”
“土耳其人至少有上萬人在進攻我們的陣地,前線一直的要求增援,總鎮要趕快派部隊上去啊!”
“防線丟掉了嗎?”
“沒有!戰士們正在反衝鋒,在防線門口拼刺刀!再不加強力量,就靠不住了!”
盯著不時炸起的煙柱,那裡打得確是激烈,槍聲短促密集,榴彈接連不斷地爆起一團團煙柱。
是時候了……
“把預備隊調上去!”
在下達這個命令的瞬間,陳森的眼皮跳了跳,然後他放下了望遠境,只是默默的把目光投向戰場,但是偶爾的他還是會把目光投向另一個方向。
……
隆隆的炮聲不斷的從數十里外的北方傳來,儘管那邊戰事正是激烈,可是在這裡,除了偶爾有獵兵彼此射殺之外,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很平靜。
但是在平靜的背後,卻是暗潮湧動!
在土耳其人的戰線上,他們同樣挖掘了一道戰壕。
與另一邊的阿扎普炮灰不同的是,在這條戰壕內計程車兵卻是奧斯曼帝國的精銳——蘇丹近衛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耶尼切裡軍團”,在過去的兩百多年裡,這支規模不大的近衛軍,曾一次又一次幫助奧斯曼蘇丹贏得戰場。與阿扎普炮灰不同,他們才是奧斯曼帝國龐大軍事體系的核心。
相比於那些成員複雜的阿扎普炮灰,蘇丹近衛軍的來源則非常單純——他們都是奴隸,蘇丹的奴隸。他們是作為“血貢”從被征服的巴爾幹斯拉夫人、亞美尼亞、保加利亞人、阿爾巴尼亞人以及波斯尼亞人家庭中,選出一些最強健的男童,使其改信***教與學土耳其語,自幼接受軍事訓練,這也是他們戰鬥力強大的根本原因。
此時,這些蘇丹親兵們已經整裝待發了。這些頭戴白色高帽的蘇丹親兵,可不僅僅是普通計程車兵,他們都是有文化的戰士!在奧爾汗建立這支近衛軍時,意圖就非常明顯,他不僅讓那些親軍學徒學習殺人之技,而且還讓他們學習文化知識,畢竟,他們的身份並不是炮灰,而是蘇丹的奴隸,不識字、沒有文化,怎麼能擔任蘇丹的官員,為蘇丹鎮守地方?他們是奴隸不假,但卻是蘇丹的奴隸,他們要是有才能,就會被提升至總督,甚至大維齊爾。這些新軍是奴隸,也是軍隊的中堅。戰鬥力出眾又有文化,正是這樣的綜合讓他們成為讓歐洲基督徒恐懼了三百多年的精銳軍團。
不過這支高素質的精兵,隨著招募標準的不斷放鬆,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原本從基督徒家庭中以“血貢”招募童軍進行嚴格訓練,他們是不許結婚的,但到了蘇萊曼一世時期,有所放寬,近衛軍們開始結婚生子。到了塞利姆二世時代,就出現了軍籍世裔,職位傳子的現象,儘管帝國仍然在巴爾幹、亞美尼亞等地推行“血貢”,但是許多“血貢”少年往往因為沒有軍職,最終只是淪為奴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