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章 都是朕的忠臣啊(第一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這下子好了!
漕糧讓他斷了!就連鹽稅……只要他願意,隨時都能搶走,就像南直隸一樣,實際上已經盡在他手,只要他派出大軍,南直隸各府縣,誰能擋得了他?
德世子!
在心底恨恨的罵上一聲,崇禎的目光冰冷,在唇邊喃喃道!
“朱慈穎,朕待你何等仁厚,你又是如何報以君恩?”
儘管被德世子救下的張春送來了酋首努爾哈赤的顱骨,儘管他朱慈穎立下了天下的功勞,可是他意圖不臣,想要造反謀逆,這讓崇禎如何能接受?
想到那些在南京被殺勳臣、被囚的大臣,儘管是崇禎的心裡頗覺得解氣,那些個勳臣也好,南京六部的官員也罷,就沒有一個省心的,居然想要獻城予東虜,他們對得起大明,對得起朕嗎?
不過殺頭大家都不喜歡,所以現在京城這邊,真沒幾個替朱慈穎說話的,這倒讓崇禎長鬆了一口氣,至少那朱慈穎還不會收買人心。
殺伐似二祖!
想到這崇禎的心裡一沉,現在朱慈穎是不是也想像成祖一樣,想要清君側,想要……
扭頭看著擠在這間書房裡面的內閣閣臣,包括首輔薛國觀在內的一個個閣臣們他們一個個站在那裡,眼觀鼻鼻觀心,目不斜視,面無表情,全都是一副有德之臣的模樣。
可就是一言不發......
崇禎皇帝看著這些一言不發的大臣,真也是有點惱了,重重哼了一聲。
“朕不欲為亡國之君,難道諸位願為亡國之臣嗎?如今德世子朱慈穎,於南京自立為大都督,殺勳臣、囚百官,更揮師北指,意圖不軌,事到如今,諸位都不能為君父獻計一二嗎?”
捱了皇帝訓斥的臣子們心裡頭卻冒出一個念頭——這可是你們老朱家的私事啊,當年成祖……這國是亡不了的,即便是……哎,不還是大明朝嗎?
身為首輔的薛國觀,聽崇禎那麼一說,於是出班奏道:
“陛下,臣以為,可遣中官問詢......”
其實薛國觀的心裡苦啊,你德世子好好的呆揚州多好,非但北擊遼東,直搗東虜老剿,要僅僅只是立下這樣的大功也罷,你小子居然還能從遼東一路再殺回南京,解了南京之圍,甚至還把阿巴泰的幾萬東虜沉了江。
潑天大的功勞是什麼?
可不僅僅只是功高蓋主了!
如果僅僅只是一般的大臣,但是功高蓋主那也就蓋了。
畢竟,在大明,無論文臣也好,武將也罷,都不可能因為天大的功勞,謀逆,畢竟,督師是文官,無論他立下什麼樣的功勞,他也只是督師,有皇帝的尚方寶劍,他又怎麼能號令得動那些驕兵悍將?
至於將軍,即便是他立下赫赫戰功。也是督師領導有方。
可是這一切擱在那位世子爺身上卻完全變了模樣。他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將。而且他姓朱。還是大明的宗親,現在他的麾下不但有精兵悍將。這還立下了天大的功勞。要是萬一他起兵謀逆的話。
那可就不是簡簡單單的謀逆了,而是又一次靖難!
當初怎麼就同意他領兵了?
好像就是為了找一個由頭好治他的罪。現在倒好了,還不能把他給關進中都的高牆,他就已經自立大都督了。
當年高皇帝可就是先從大都督開始的,也是從南京開始的。這位爺可真是……狼子野心啊!
即便是在後悔也沒有任何意義了,眼下最重要的是怎麼把這一難關給渡過去。
現在怎麼辦?
現在是不是要派兵平逆?
就在眾人在那裡不知所措的時候,那邊有內官通稟道洪承疇800里加急奏摺到了。
“難不成是洪承疇那邊有了大捷?”
奏摺裡的內容非常簡單,確實像他們想的那樣是捷報,奏摺裡詳盡描述了他是如何擊退多爾袞,解救十數萬被擄百姓於水火。
當然他也提到了,因為得德世子領兵十萬並即將過河,為以防萬一。只能放棄追擊多爾袞。
“好!洪愛卿辛苦了。”
聽著洪承疇的奏摺,崇禎不禁感嘆道,這世間還是忠臣多啊!
洪承疇可真是我大明的第一忠臣。即便是沒有聖旨他都不忘記為君父分憂。
現在他的心底反倒是長鬆了一口氣。現在多爾袞終於退兵了。那些韃子終於要退出關。終於能夠騰出手來收拾那小子了。
“諸位愛卿,你們告訴朕,現在德世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