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0章 世有英雄閻應元(第一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招聘幕僚,朱國強的宗旨是什麼?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只要是來投奔的,透過筆試,再經過葛世振、劉漢儀他們面試後,就可以錄用。畢竟,將來是要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不怕人多就怕人少。
至於其中是不是有趨炎附勢的投機者,朱國強並不在乎!甚至都不在乎其中有沒有真正的有用之才,畢竟,人才也可以培養。他唯一在乎的就是有沒有空講道德的人,要是有這樣的人就讓他回家“獨善其身”去吧!
“道德要是管用,要法律何用?”
又一次,面對著剛剛錄用名冊,朱國強對葛世振語重心長道。
“道德完人,拿來當個榜樣,號召百姓學習一下可以,但是,大多數時候於國無用,這種人不取也罷了,千萬別尋思著害怕賢才遺野鄉間,把這樣的人留在我這,肯定活不長,這等於害了他!還是讓他回家“獨善其身”的好!”
之所以,特意提醒,是為了避免將來弄出一個“吾好殺人,尤好殺君子”的段子。
聞言葛世振的心底不由一陣五味雜陣!這位世子爺和別人可真不一樣,表情怪異道。
“下臣明白!”
儘管看似招聘幕僚很隨意,但是朱國強還是特意看了一下名單,不看不當緊,一看頓時嚇了一跳有名人啊!
這還是穿越以來第一次,朱國強有想要去見一見這個名人。
閻應元!
對閻典史的大名,朱國強可謂是聞名以久,沒想到他居然會投到自己的幕府。
這可真是……
感慨之餘,朱國強又特意看了一眼他的籍貫,沒錯,北直隸通州,就是他。
盯著他的名字,朱國強的心裡一陣波瀾起伏,是見還是不見呢?
按本心來說,他當然想見,一個小小的典史,按現代的說法,最多不過就是個縣公安局長。在那個民族危亡之際,率義民拒24萬清軍於城下,孤城碧血八十一日,使滿清鐵騎連折三王十八將,死75000餘人。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百姓倖存者僅老幼53口。如此石破天驚的壯舉,在黯淡而柔靡的晚明夕照圖中,無疑是最富於力度和光彩的一筆。
“有明之季,士林無羞惡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為得意;而封疆大帥,無不反戈內向。獨閻、陳二典史乃於一城見義。向使守京口如是,則江南不至拱手獻人矣。”
此言甚是,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這樣的英雄,當見啊!
朱國強差點脫口而出要見見閻應元時,他還是按住內心的想法,將名冊合上,然後說道。
“還有申明懲戒,我幕中行軍法,若有貪汙受賄者,無論多少,皆軍法從事!”
“下臣明白!”
在葛世振退下時,想著那個名字,朱國強不由念著他的絕筆。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這個世界恐怕不會再有這首詩了!沉吟間,他又自言自語道。
“還是不能拔苗助長啊,若你有才能,將來的閣臣裡必定會有你一席之地!”
感嘆之餘,朱國強特意在小本上寫下了“閻應元”三字。
得,這陣子也就見了這麼一個名人。
名人不多,閒人可不少,當葛世振去向新錄用的三十幾名幕僚說出了那一番“貪一文是殺,受一文亦斬”時,立即有人站出來大聲斥道。
“我等尚未入幕,就如此危言相逼,實在是有恥斯文!世子爺引我等入幕,卻又如此輕視我等,非但未曾召見我等,反而視我等如濫官汙吏,出言相斥這又是何意。”
買直邀名的投機者一個。
葛世振冷笑道。
“既然你跑來毛遂自薦,難道就沒有打聽打聽,世子爺的赫赫殺名嗎?若不申明,他日你等犯錯時,必定鳴冤,言世子爺濫殺!所以,才需要特意說明,我接受不了的話,大可現在離開。”
“啊?”
瞬間這人就懵逼,赫赫殺名?有人冠冕堂皇的把這個名聲扣到主公頭上的嗎?
情況不對啊!
按道理來說,我如此嘴炮口中狂言,世子爺不應該表現也大度容人的氣量,如此才能招攬天下賢才,而我也能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才對啊!
“你且去吧,從錄取名冊上劃掉他的名字。”
葛世振隨口對一旁的書吏吩咐道。
那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