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章 大清人民的好朋友(第三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奴才們必定粉身碎骨報答皇上!”
跪在地上的數十名將領無不是感激涕零的磕著頭,儘管他們穿著八旗的鎧甲,甚至說著女真話,可實際上,他們都是朝鮮人。
與對漢人的警惕不同,滿清對朝鮮人、蒙古人等異族的使用是極為寬泛的。早在努爾哈赤時,八旗中就各有一個高麗佐領,早在二十幾年前,八旗軍中就有朝鮮營三千餘人,而歷年來,滿清從朝鮮擄來的朝鮮百姓不下數十萬人,實際上在滿八旗中,高麗兵不下萬人。
而此時,這些朝鮮將領之所以會如些跪地謝恩,是因為皇上的格外開恩,不僅準他們入旗,而且另建高麗八旗。換句話來說,從此之後,他們就不再是依附於旗下的奴才了,而且堂堂高麗八旗,雖然比不是滿蒙八旗,和漢軍八旗一樣,都是主子的奴才,而不是主子奴才的奴才。
當然,僅僅只是靠不到六千高麗八旗兵肯定不能撐起高麗八旗的身份,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募兵,甚至都不需要募漢城就有現成的兵源,足足五萬大軍。
朝鮮兵一樣的都是軍戶,與大明的軍戶實際上已經瓦解不同,朝鮮的軍戶仍然存在,甚至日子過的還都不錯,這倒不是說朝鮮重視軍備,其實是因為朝鮮王朝使用了奴婢制、庶孽禁錮、從母法等等各種方法限制階級流動,避免其他人上升成為“兩班”,當然軍戶也得益於此,日子倒也還過得不錯。
不過這些有錢的軍戶並不願意服兵役,因此花錢僱傭一些“賤民”,讓他們代替自己到軍隊種服役。這種做法雖然違背法律,但是因為“代立軍”在戰場上的表現,遠遠要比軍戶靠譜的多。因此在將領們對於“代立軍”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樂見其成。
漢城的朝鮮兵大部分士卒都是這種“代立軍”,因為他們是“賤民”,所以過得比普通百姓還慘。
首先,軍戶沒有軍餉,所幸有口糧,但口糧經常被軍中將領剋扣,吃個半飽都已經碰著好人他,軍糧頂多也就是領二三成。
其次,他們還經常免費給兩班貴族們以及將領們幹私活,為他們營造房屋,開墾土地。甚至就連他們的僱主軍戶,也會以種種理由剋扣先前的許諾,不過,賤民沒有選擇。
誰讓他們是賤民!
說他們是兵,還不如說是他們是乞丐!
其實,對此韓尼非常清楚他朝鮮名叫韓義,是兩班庶子出身,薩爾滸之戰時隨姜功烈一同歸降八旗,他們也是八旗中最早的高麗兵,當然,他們當年為了苟活,答應黃臺吉處死軍營中的明軍將士,十幾年來,他們一直深得滿清的信任,甚至就連他兒子傑殷也做到了護軍統領。
此時剛剛被封為鑲黃旗高麗旗軍固山額真的韓義穿著一身戎裝騎馬步入朝鮮兵營,身後還跟著一百多個護兵,後面還跟著朝鮮民夫押上幾百輛糧車。
在太陽底下懶懶的曬著太陽的朝鮮兵,看著糧車時無不是兩眼放光,只想衝過去跪拜叫“大人”,然後討幾鬥米吃。
置身於校場中,騎在馬上的韓尼,看了一眼那些朝鮮兵,現在軍中兩班將領都被勒令回家,就連這些朝鮮兵,也是被收繳了兵器禁在營裡。
“你們都聽好了!”
韓尼一聲大喝,手指著身後的糧車說道。
“這車上一萬石糧食,都是發給你們的軍餉!”
軍餉!
他們也有軍餉?
朝鮮兵瞬間又了精神,亂糟糟往前擠去,就跟等著施粥的災民似。對此,韓尼倒也不氣,而是大聲喊道。
“大清皇上有旨,於朝鮮軍中招募兵丁三萬人,只要入營,每月可得軍餉一兩,餉糧三鬥!你們聽好了,只有三萬人,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啊!”
擠到點兵臺下的兵卒,聽著韓尼的喊聲,無不是愣了愣。
給胡酋當兵啊!
一會的功夫,他們似乎還沒反應過來。
“你們聽好了,只要萬人,要是立了軍功,可以入高麗八旗,你們可就再不是賤民了!”
韓尼這麼一喊,原本似乎還有些猶豫的朝鮮兵紛紛擠到前面,詢問著如何領兵。
“發糧,錄冊!”
韓尼笑道。
“都過來錄冊!錄了冊,你們就是我大清國的兵了!就是郡守也不能怎麼著你……”
一時間點兵臺前擠成了一團,這些本就是代人應徵計程車卒,無不是瘋狂往前面擠,生怕落後了名額就被佔完了,沒了他們的份。
對於他們來說,似乎完全無所謂胡酋,國君,他們的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