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2章 泰山大人接招吧 (第一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伯,內閣還要商量一下。
“昨日臣於內閣諸員商議後,以為為彰顯祖大壽復遼之功,可封其為遼東伯。”
在首輔張四知手持笏板上奏時,崇禎自然當即表示同意。
“准奏。”
當然,因為祖大壽的功勞太大,所以除了他本人之外,他的祖宗三代獲得了追封。至於妻妾和兒子那也是當然要顧上。至於給兵部請功的摺子裡一眾“祖家將”的功勞,那也是必須要記的,該升的升,該提的提。擱咱大明那家將門沒個十個八個總兵將軍的,那好意思出門見人嗎?
對此,大家早就習以為常了,況且,人家祖家看看的孝敬也沒少部個衙門啊。
心情極為舒暢的崇禎又問道。
“眾卿家可還有事?”
要是沒事,你們就退吧,朕也鬆快一些,說起來朕可是好久沒近女色了。
他這邊話聲一落,立即有人站出來說道。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出來的是兵部給事中方士亮,手持笏板的他,一出來就大聲說道。
“陛下,世人皆言,今日之弊政厲民最甚者,莫如加派遼餉,以致民窮盜起,而復加剿餉,再為各邊抽練,而後加練餉,惟此三餉,數倍正供,苦累小民,剔脂刮髓。如今遼東既然已經收復,那自然就再無加徵遼餉的道理,臣請廢止遼餉,以安天下百姓。”
方士亮的話聲剛落,皇極門前一片譁然,原因再簡單不過啊,朝廷的銀錢都緊張到什麼地步了,裁遼餉!那可是好幾百萬兩銀子,一但裁了,別說是遼東那邊的兵馬了,就時朝廷那也得喝西北風去!
可偏偏方士亮的說又是大義凜然——遼餉是為平遼東加徵的,現在遼東既然已經平定了,那理所當然不應該再加徵遼餉了。他的建議立即和過去一樣得到一眾言官的附和,對於這些言官來說,他們可不在乎什麼朝廷,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名聲,這傳出去多好——你看我多麼愛護百姓,第一個主張裁遼餉的就是我,天下百姓可都是從中受益啊。
啊?皇帝沒同意?那是昏君,有昏君才能顯出咱是忠臣啊!
一時間,方士亮的建議,就像捅了馬蜂窩似的,有贊同的,有反對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鬧得崇禎一陣心煩意亂,原本大好的心情瞬間變得惡劣起來。
你們一個個的就不能少吵兩句嘛。
在這一瞬間,崇禎的心裡不由的冒出一個念頭,咱要是個昏君多好,你們這麼吵吵的,直接把你們的腦袋全給“喀喀”了,這下世界可就算是清靜了!
有時候有一瞬間崇禎真的有些嫉妒那些昏君了,那些昏君想殺人就殺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國家還沒有什麼事情。
怎麼偏偏到了自己這兒,明明自己是個明君呀!可事情卻這麼多,就是這些大臣,一個個的也沒有一個是省心的。
“陛下,臣有本奏!”
瞧著皇帝晚上的喜色消失了,張四知便出來啟奏道。
“準。”
還是趕緊的岔開這個話題吧,再吵下去,朕又頭痛了,朕容易嘛,大好的心情就這麼讓你們攪和完了。
“陛下,昨夜禮部接平虜大將軍德藩世子朱慈穎上書請婚。”
“哦?”
那小子不是結過婚了嗎?怎麼又上書請婚了?難不成他也想騙一些宗祿,對啊,那小子不差錢呀。
可下一瞬間,隨著首輔四知的話,崇禎整個人都被驚呆了,但是有些大驚失色的驚訝說道。
“什麼祖大壽的女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