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9章 軍旗所至,皆是漢土(國慶快樂!祖,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十四年,八月十五。
這一天是傳統上的中秋節,而對於平虜軍的近七萬大軍來說,今天他們將會在異域度過這個中秋。
清晨時分,隨著一聲令下,浩浩蕩蕩的大軍沿著浮橋渡過了鴨綠江,在大軍過江的同時,騎在戰馬上的朱國強在幾十名將領侍衛的拱衛下,就立於江邊的小山丘上,凝視著這支浩浩蕩蕩的大軍,朱國強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了那首戰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
想到另一個世紀的那群最優秀的軍人在這片土地上用生命和血肉鑄就起的大國地位,朱國強自然又想到了萬曆徵朝鮮時,那些明軍在如何於朝鮮粉碎了日本人的大國夢。
而現在,王師又一次越過這條江水,又一次向另一群殘忍且野蠻的敵人發起最後的進攻。
只要這一仗打贏了,建奴對大明的威脅就會被徹底的粉碎,他們不過就是流星那樣,一閃而過。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
當朱國強滿志躊躇的置身於江邊的小山包上凝禮著過江的大軍時,在江面上的浮橋上,穿著明亮的胸甲、扛著火槍頭戴鐵帽的宋老丁心底顯得有些不太踏實。
畢竟過了這條鴨綠江對岸就不再是大明瞭,那你可就是真的異域他鄉了,萬一要是死在那裡,會不會成為異國他鄉的孤魂野鬼。
想到這兒,他的心裡不禁有些緊張,甚至就連臉色也變得有些難看。其實不僅僅只是他一個人這麼想,不少人也都是如此。
“過了江,就是朝鮮了,你說這異國他鄉的咱們到了那。萬一要是有個什麼萬一的話,那可真就是……”
“就是什麼?”
旁邊有人問道。
“哎,還能是什麼?他的意思你還沒明白嗎,咱們到了異國他鄉的,萬一要是在那有個三長兩短的話,到時候可真就是異國他鄉的孤魂野鬼了。”
這番話讓其他人聽的心情有些沉重,甚至就連他們的腳步也變得有些,偶爾多他們還會回頭看著遼東的土地,那裡才是他們的家呀。
過去他們還真不覺得遼東是自己的家,畢竟,他們這些人裡既有山東人,也有北直隸人,也有河南人,他們來自大明的各個省份,他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鄉。但是現在回頭凝望著遼東的土地時,他們卻覺得那裡就是他們的家。
一旁的軍官聽到他們的話。突然大聲的說道。
“什麼異國他鄉的,難道你們忘了——軍旗所至,皆是漢土!只要咱們的鐵靴,他疼的地方,那就是咱們大明的土地,咱們到了那,那裡就是咱們的家,就是咱們打下來的地方就是咱們的地盤,哪有什麼異國他鄉的——”
軍官的這句軍旗所至,皆是漢土,當所有人的心頭一震,原本有些紛亂的心情也隨之變得坦蕩起來。
對,沒錯,那有什麼異國他鄉?
軍旗所至,皆是漢土!
這裡就是大明,他們到的地方就是漢土,就是家……
成千上萬的天朝大軍在過江!
對於朝鮮人而言,從幾天前隔江看到天朝大軍時,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激動的難以自抑。
天朝大軍來了!
在幾十年不見天朝大兵後,在屢屢遭受胡虜的欺凌後,這些朝鮮人的心裡一直心存著一個念想——大明爸爸在,他不會不管朝鮮的!
而且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國家被胡虜佔據的現實,唯一支撐著朝鮮人的恐怕就是大明爸爸沒有忘記他們——天朝大兵在大同江口建立了帶方堡,他們在正方山城擊敗了胡虜。
大明爸爸會來趕走胡虜的!
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終於,今天念念不忘著大明爸爸派來了天朝的大兵。
率領著一哨騎兵作為大軍前鋒的楊珍,出現在朝鮮的年久失修的道路上沿途警戒時,他們迎面看到遠處黑壓壓的過來一陣人,中秋的風已經帶著些寒,被風一吹,盯著黑壓壓的人
群,楊珍不由打了個冷顫。
“全體警戒!”
就在他們抽出短槍警戒時,他的部下說道。
“楊哨長,這是什麼架勢?”
過來的卻是上千名個衣裳破舊的朝鮮百姓,領頭的是個穿著素色儒袍的有些年長的讀書人,看到他們後,領頭之人二話不說,立即率著眾人跪在路邊磕頭相迎,一時間,黑壓壓的上千人就那麼跪倒一片。
“我大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