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3章 我的名字(第一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大明太兇猛正文卷第983章我的名字儘管早在15世紀末,隨著達·伽馬開闢了前往東方的新航路,天方人對東方貿易的壟斷就被打破了,傳統的地中海—紅海—印度貿易路線隨之被打破。但是這個傳統的貿易路線並沒有立即衰退,因為有大批嗷嗷待哺的地中海商人存在,他們不斷的透過埃及東部海岸,獲取足量的東方高淨值商品。然後銷往歐洲各地。
而蘇伊士城,就是紅海轉口貿易的中心。蘇伊士在公元前就是一個重要口岸,是多個帝國都不斷經營維持的東方貿易起點。
而早在十年前,大明的商船就已經航行到了這座城市,作為重要的貿易口岸,大明的商人們自然在這裡開設商鋪、在港口附近,有上百名明商和夥計經營著他們的商鋪。
在並不算大的港灣裡,總能看到大明的商船,半個月前,中國使團搭乘的“西海號”、“海寧號”兩艘快速巡洋艦就泊停在蘇伊士港泊區。在中國使團從蘇伊士北上前往奧斯曼首都伊斯坦布林時,兩艘巡洋艦上的繪圖專家,也忙於整理自己沿途記錄的航道和水文氣候,以便為後來者提供精確指南。其實,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大明海軍一直在幹著這樣的活,就是透過大量的航行記錄的航道和水文氣候,這也是大明的海運日益發達的原因。
畢竟,國家隊一直在推波助瀾。
1665年9月16日,這天,在奧斯曼素丹派來信使傳達命令後,蘇伊士城帕夏,也就是總督艾哈邁德,拿著素丹的命令時,疑惑道。
“把中國商人全都趕出去?”
“是的,大人,這是大維齊的命令!”
信使大聲回答道。
“所有的中國商人,都必須要趕出蘇伊士城,沒有素丹的命令,他們不能再返回蘇伊士!大人!”
“可是……”
遲疑片刻,艾哈邁德答道。
“可是,在港口裡有中國人的軍艦!中國人的使團在那裡?”
“他們已經被扣押了,”
“什麼!”
艾哈邁德驚愕的站起身,大聲喊道。
“是誰下的命令?”
“這是大維齊的命令。”
“哦……”
一聽是大維齊的命令,艾哈邁德立即沉默了下來,沉思片刻後,他說道。
“請轉告大維齊,我會服從命令,會把中國人全都趕出蘇伊士!”
在信使退下去的同時,艾哈邁德拿著信,整個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而他一旁的侍從,只是靜靜的看著他。
帕夏在思索問題,在帕夏思考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能打擾他,無論是侍衛,還是侍奉他的黑人太監。
看著手中這張薄薄的紙,良久,艾哈邁德才開口說道。
“伊利亞,去告訴中國商會的徐會長,告訴他素丹的命令!”
“遵命,大人!”
在年青的侍衛正要離開的時候,艾哈邁德突然開口問道。
“伊利亞,你還記得你的家在什麼地方嗎?”
伊利亞有些詫異的回頭看著帕夏。
“我只記得在德里納河河邊,好像在一座城堡附近……”
提到家鄉的時候,伊利亞的心情不由變得沉重,他甚至無法抑制我心中的傷悲,他的耳畔似乎還回蕩著那個風中飄來的母親悲傷的哭泣:
“伊利亞,我的兒子,不要忘記你的母親!不要忘記你的名字……”
也正是如此,他從來沒有改名。
“德里納河……那是很長的河啊!”
艾哈邁德點頭說道。那條河流經巴爾幹,綿延數百里,近衛軍中有不少人都來自那裡,他們或許記不住自己的名字,家鄉,但總能記住那條河。
“我似乎也住在那裡的,不過,我已經記不清那裡,畢竟,已經離開那裡很久了……”
已經年近五十歲的艾哈邁德看著遠處,神情變得極為複雜。他也是近衛軍出身,和伊利亞一樣,都是在“德米舍梅制度”,被強徵到近衛軍的奴隸,只不過,他在機緣巧合下憑藉軍功和大維齊的提攜成為了蘇伊士帕夏。
“不過,我還記得,那年的冬天很冷,天上下著雪,當時,我好像正在玩著雪,或者幹別的什麼,我看到他們走了過來,是一長列馬隊。這是一個奧斯曼長官帶領他的武裝衛隊,後來,我知道他是要在農村徵集到一定數目的基督教徒兒童。”
在當地,這些被徵集的基督教徒兒童是所謂“血貢”。當然,在奧斯曼,這是持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