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4章 所謂虔誠,也不過如此(第二更,求,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牛角號當然不是蒙古人的,更不可能是建模奴的!而是土耳其人特有的!
或許,這也是土耳其人身上少有突厥遊牧部落的殘餘,至於“牛角複合弓”早就被火槍所淘汰,也就是少數土耳其人還玩著他,並以此證明祖宗的牛掰。
在過去的數年百間,每當牛角號在戰場上吹響的時候,奧斯曼人就像潮水一樣湧過去,把面前的敵人殺得屁滾尿流。
今天,當沉悶的號聲在空氣中迴響著的時候,似乎沒有人懷疑,今天他們同樣可以把面前的中國人殺個落花流水。
伴隨著沉悶的牛角號聲,扛著燧發槍的近衛軍開始緩步朝著中國人的方陣行進,他們的速度不緊不慢,整齊的方陣,瞧著倒也是像模像樣,在方陣一旁是叛依綠教的基督徒軍官,他們用並不熟練的土耳其語大聲釋出著口令。
“穩住佇列!”
在軍官的命令中,隨著佇列前進的卡拉米,只感覺越來越緊張,呼吸也越發急促,心緒不寧不寧的他,看著遠處的中國人時,心裡閃動著種種念頭。
中國人很厲害!
和那些沒有見過世面的埃及人不一樣,來自巴爾幹的卡拉米,見過很多世面,他曾在伊斯坦布林生活過,那怕只是生活在軍營之中,不過那時候,守衛港口的他在那裡,曾見到過來自歐洲各地的人們,有基督徒,有靼韃人。
從那些人的口中,他聽說過一些與中國人有關的奇聞,什麼中國人的槍可以擊中一里外的腦袋,還有他們的大炮可以夷一座教堂。槍像閃電,炮似雷神。
過去,他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頂多也就是做為他和別人口中的談姿,但是現在,他卻輕鬆不起來了……萬一那些傳說要是真的怎麼辦?
萬一要是真的,恐怕就活不下去了!
要是真的話,那就求主保佑讓自己的運氣好一些,主保佑自己不會死在這裡……
隨著身邊的人一同踩著鼓點,置身於這片開闊的谷地之中,卡拉米和所有人一樣,有時候,會把目光投向遠處的山丘、沙丘,那裡應該不會有埋伏吧?
“似乎沒有人埋伏在那。”
不過,很快,置身前排的卡拉米,就發現前面情況發生了變化。儘管還沒有聽到炮聲,但是中國人的方陣中間噴吐出了一團團煙霧。
中國人開火了!
他們怎麼能隔那麼遠就開炮呢?
2000米!
這是九斤野戰炮以十度射角發射時的最大射程,而按照大明的炮兵戰術,在戰鬥中,應該首先在遠距離就以密集炮火攻擊敵軍方陣,而首選的炮彈則是榴霰彈。
在明軍的二十四門九斤野戰炮轟鳴的時,奧斯曼人並沒有因為明軍的炮擊而停止腳步,那些馬木留克騎兵不時跑前跑後,檢查著隊形,隨時準備投入戰鬥,而那些奧斯曼近衛軍,則排列著整齊的方陣,扛著燧發槍在軍旗的指引下繼續向前行進,一杆杆步槍與槍口的刺刀就像移動的森林似的,向著前方滾罷著。
“前進……”
伴隨著軍鼓聲,方陣徐徐前進。
數息後,卡拉米看見數十發炮彈在前方爆炸,炮彈一發接一發的在空中炸裂。
是榴霰彈!
一些見多識廣的軍官立即認出了這種炮彈,榴霰彈也是從中國傳入歐洲的,曾給英格蘭人以及法蘭西人帶來極其深刻的教訓,這種新型榴霰彈讓炮兵殺傷距離提高到了2000碼,不過因為測距定時以及炮彈引信可靠性的關係,在歐洲它並沒有被廣泛的使用。
但對於中國,這一切根本就不是問題。
在相隔2000米的距離上,明軍的炮兵就主動歡迎了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他們的炮彈在距離方隊前方100米左右的位置,於空中炸開,伴隨著空中一團團白色的煙霧,成百上千個鉛製的彈丸在空氣中呼嘯著飛向前方,像雨點似的落到土耳其人的方陣之中,只不過,相比於雨點,鉛彈組成的雨點卻能輕易的撕碎土耳其人的身體,在方隊中掀起一片片腥風血雨。
“嗖……”
就像是暴雨似的,數以千計的彈丸在空中呼嘯而來,它們輕易的撕碎了面前的身體,打斷了人們的胳膊、大腿,伴隨著一團團血霧,上百名土耳其士兵甚至都沒有來得急做出反應,就倒在了血泊之中,幸運的人是當場死去了,那些不幸的人側在血泊中哭喊著、求救著……
“啊……”
隨著一聲慘叫,卡拉米餘光看到身邊人,向前邁了一步,身體就向前頓了倒了下去,他的腦袋就打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