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2章 蒸汽時代(第二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車船!
作為船廠的東家,對車船,張濱當然不陌生,甚至他還曾想過建造這種在宋代時曾盛極一時車船。
車船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當然就是舷外的輪槳了。槳用手力,而車船使用腳力,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以輪激水,其行如飛”的說法。而在大明的船廠中,原本就“車輪舸”,但因為使用不廣,早就於江南上消失了。
“不過這車船似乎只一對輪漿,按道理說應該輪漿共同才對,你這船……”
張濱抬起頭說道。
“似乎有些不太一樣。”
“三哥果然是行家。”
張英笑道。
“三哥是知道的,自崇禎十五年,今上把歐式多漿船引入長江,大江南北這種新式“蜈蚣船”就風行一時,相比於舊式“蜈蚣船”,它載貨多,速度快,在江河中使用極其便利。”
所謂的“歐式多漿船”,其實就是威尼斯式槳帆船,它比舊式“蜈蚣船”更大,而且艙室寬敞,用於內河運輸比“蜈蚣船”載貨多,比慢漿帆船快,這種船同樣也是成記船廠最重要的產品。
“不過,眾所周知,槳帆船需要熟練划槳手,一艘船上至少需要數十名漿手,這也是槳帆船使用不廣的原因。”
“所以,你想用車船代替槳帆船?”
張濱隨口說道。
“這車輪舸過去不是沒有人造過,它需要和槳手一起用才行,而且車輪容易損毀,實在不是什麼好選擇。”
“車輪容易損毀不假,可要是換成鐵輪呢?”
“鐵輪?”
張濱驚訝道。
“鐵輪誰能踩得動?”
“為什麼要用人踩?”
張英笑道。
“為什麼不能用機器帶動?”
“用機器?”
聽著窗外傳來的打鐵聲,張濱愕然道。
“你是說用蒸汽機?”
“沒錯,就是蒸汽機,既然蒸汽機可以裝在車上,驅動火車,為何不能用它驅動車輪呢?”
為何不能用它驅動車輪!
張英的反問讓張濱愣了好一會,為何不能用蒸汽機!
“把,把蒸汽機裝在船上,萬,萬一要是鍋爐走火燒燬了船怎麼辦?”
面對這樣的問題,張英顯得非常無奈,作為國子監的學生,他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說服這些人相信——蒸汽機可以裝到船上,如果他是一個工程師的話,興許能說服別人,可他只是一個監生。
這也是他來找張濱的原因,自家親戚嘛,總是好說服的。
“船上也有火爐,也不見得就把船給燒燬了,只要做好防護,蒸汽機肯定能裝在船上,三哥你看……”
翻開另一張圖紙,張英認真的解釋著他的構想,還有蒸汽機的安置。解釋著“輪船”的機械結構時,他顯得極為認真。
“……俗話說,一機可頂百工,憑藉蒸汽機,蒸汽輪船的速度將遠超過多漿船,日行千里雖有些誇張,可至少可以省去漿手工錢,算起來,它的成本可是用多漿船要便宜不少!”
抬頭看著張濱,張英笑道。
“一但“蒸汽輪船”造出來,到那時,大江南北必定風行此船,而三哥的船廠也必定可以名揚大江南北!”
“這……”
盯著“蒸汽輪船”的圖紙,張濱的心裡閃動著各種念頭。
什麼名揚大江南北他不關心,他關心的是生意!
多漿船是好,可漿手的工錢高啊!
用機器替代漿手……道理上似乎能行得通。
盯著圖紙上的蒸汽機,它傳動的結構和火車的傳動結構,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畢竟都是驅動“車輪”。
“這……一臺蒸汽機要多少銀子?”
要是換成其它人,或許張濱還不會這麼幹脆,但眼前的這位可是張五公子!不說其它,就是衝上這個身份,也值得他花上幾千兩銀子結交一下。
況且,萬一要是成了呢?
“蒸汽機,我來買,不過這船要在你這裡造!”
瞧,大家公子的氣魄就是不一樣!
對些張濱那裡會拒絕。
前後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一艘完工的“輪船”就出現在成記船廠的船臺上,瞧著船舷像水車一樣“鐵輪”,張英顯得頗為激動,他甚至特意用手拍了拍鐵輪,以確定它是否像其想象的那麼堅固。
“不錯,不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