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8章 借刀殺人(第二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大明太兇猛正文卷第1018章借刀殺人茂密的樹林裡,一個少年緩步行走著,他的手裡端著一支步槍,一雙銳利的眼睛盯著樹林,他的身旁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牽著只黑色的獵犬。

突然,少年猛然端起步槍,隨著一聲槍響,獵犬就像一道黑色閃電似的飛了出去,小男孩也跟在它的身後,跑著。

“閃電、等等我。”

在獵狗的吠叫聲中,看到大哥走來時小男孩激動的喊道。

“打中了,打中了,大哥,是頭野豬,好大的一頭野豬……”

從樹葉縫隙照下的陽光,映在小男孩的臉上,可以清楚的看到男孩的相貌中帶著混血的痕跡。在東寧,這是再正常不過,東寧堡的軍戶雖然都是一夫一妻從大明移民到北美的東寧堡,可卻都有侍妾,少則一兩人,多則三四人,那些侍妾都是來自英格蘭、愛爾蘭以及法蘭西等地少女,雖然初來時她們往往是軍戶家的婢女,但侍候主人起居時,很容易侍候到床上去了。

也正因如此,東寧堡的軍戶子弟中,超過三分之二都是混血兒。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撫夷歸夏”怎麼撫?僅僅只是口頭上的教化?當然不是,在歷史上,先秦周朝時,“國人”對“野人”的教化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刀劍,靠的是“國人”對“野人”的奴役,以及對“野人女子”的佔有。

《詩經》中的第一首詩為什麼是《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話,被很多人解釋成庸俗的男女情愛。可是實際上呢?在先秦,所謂的“君子”專指城裡的國人,他們到了野外,發現在女子之後,自然是“好逑”一番。這個傳統,甚至延續到春秋,就像孔子,他爹是國人,在城外的村落碰到他娘,於是在尼山土丘上野合一番,這才有了孔子。

東寧堡的正門就是“尼山門”,官方的說法是“不忘聖人”,可本意則是“不忘教化”——大明的男兒,身在異邦要履行教化之責,多多與夷女結合,以教化異邦。

這是大明男兒的責任與義務。

而東寧堡的軍戶,無疑是男兒中的英雄,英雄中的好漢,個個都納了幾個異邦侍妾,生育了少則五六個,多則七八個甚至十幾個子女。至於養育子女,那更是輕鬆,東寧堡所在的北美,當真是“上帝應許之地”的富饒大陸,想填飽肚子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只要稍微花點兒力氣開點兒荒種地就有玉米麵餅吃,想吃肉的話也很好解決,出了東寧堡,周圍方園數百里,到處都是草原林地,那裡面有數不盡的飛禽走獸,什麼野牛啦、野火雞啦都是成群結隊,至於野鵝、野鴨和旅鴿飛起來更是遮天蔽日,只要肯出門打獵就有數不盡的野物吃。哪怕是自己沒工夫出去打獵、到集市上購買的價錢也非常便宜,直接從印第安人那裡購買更是便宜得離譜。一罈酒就能從土人那裡換來一頭鹿。想吃點兒水果的話,林間草場上的各種野生漿果也非常豐富,比如藍莓、樹莓、稠李、野櫻桃、野葡萄俯拾皆是,也能讓餐桌顯得不那麼單調。

糧食管夠,肉食管飽,果子隨意……天堂似的生活,生起孩子來自然也就沒了顧忌,誰家沒有五六個男孩,出門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

“小二子,你帶著閃電回堡裡喊人過來,這頭豬咱們兩抬不回去,別忘了把果子給老八、老九他們,省得他們也跟過來麻煩……”

不過只是個少年模樣的男孩說起話時,完全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可他的相貌卻暴露了他的年齡,不過也就是十二三歲的大男孩而已。

“知道了,大哥,你小心點,這裡狼多!”

小男孩關切的說道,

“放心吧,你自己才要小心一點……”

就在男孩的話聲落下時,遠處卻傳來一陣急促的鐘聲,聽著鐘聲少年的臉色一變,急聲道。

“快,小二子,走!回家去!”

聽著鐘聲時,兩人直接丟下了那頭至少有四五百斤重的野豬,甚至連看都沒看一眼,就往東寧堡跑去,畢竟,在林子裡這樣的野豬……多得是!

“大哥,會不會是土人來了?”

“土人?他們沒有那個膽子!”

兄弟兩人往堡裡跑去時,路上還碰到了其它人,半路上碰到相熟的大人,直接把他們兩拉上了馬。

很快,東寧堡的操場上就擠滿了人,剛一跳下馬,就有人喊著他們。

“大壯,二壯……”

“爹,這是咋了?”

兩人跑去時,只聽爹說道。

“大壯,你聽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魔劍伏仙錄

卡利姆的灰心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