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5章 來,傳閱腦袋(第二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的天下就三思沒有了”!
站在殿前,看著面色煞白的陳昌言,朱國強冷笑道。
“你彈劾鄭芝龍,你告訴朕,你懂兵事嗎?知道科倫坡城在那嗎?你所奏的一切,不過都只是風聞奏事,朕問你,你以文官奏兵事,到底是何居心!”
什麼?
什麼居心?
陳昌言茫然的抬起頭來,喃喃道。
“陛下,鄭芝龍殺掠百姓劫掠錢財,樁樁件件、罄竹難書啊……”
“那又如何!”
不顧殿諸臣的臉色驟變,朱國強冷笑道。
“鄭芝龍若是犯法,自有軍中都監上書都督府,有都督府上奏彈劾懲戒,朕自然會處理,你是文官,以文涉武,到底是何居心!”
到底什麼居心!
這一瞬間,所有人都明白了陛下惱火的原因了!
文不言武!
乾聖的原則就是,文官干涉兵事,無論對錯是非!
按照陛下的說法,過去大明的武將在前線打仗,文官懂軍事也好,不懂也罷,反正就是一個字——噴!
給事中們噴武將無能,苛暴虐民,浪費軍餉,高官們言必稱督師誤國。反正一句話,他們大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痛。他們不需要為自己說的任何話負責。
不說武將,就是那些督師,盧象升、孫承宗、楊嗣昌他們在前線作戰的時候,最大的敵人是誰?
不是滿清,不是流賊,而是朝中給事中,朝中官員,是他們自己的同僚,前線幾天沒有打仗,他們就說督師按兵不動,打了一場勝仗,剛要休整,他們又指責督師沒有乘勝追擊,要是打了敗仗……你瞧,我之前說對了吧,無能誤國,這樣人……該殺。
碰到有主見的皇帝的還好,碰到崇禎那樣沒有什麼主見的皇帝,就被那些混帳玩意給忽悠暈了,暈著暈著大明的天下暈沒了。
大明的天下是崇禎勤政勤沒有的?
不是!攫欝攫
是文官貪沒有的?
不是!
是文官賣掉的?
也不是。
但大明的每一次戰場上的失利,都和那些官員以及給事中的“赤膽忠心”、““嘴”於國事”有著撇不開的關係。
不說其它人,就是孫傳庭被逼出關,是誰逼的?
皇帝?
不是,在孫傳庭傾盡全力訓練的“陝西秦軍”的時候,逼他出關的指責他“浪費軍餉”、“坐視流賊壯大”的,就是那些給事中,就是朝廷中樞的文官。
當然,陛下的這種看法並不是什麼秘密,但這事已經過去幾年了,大夥早就記不清了,可現在陛下接連反問“是何居心”,讓大夥明白了原因。#21434#21437#32#22825#31809#23567#35828#32#116#105#97#110#108#97#105#120#115#119#46#99#111#109#32#21434#21437
“陛下,三思啊,陳昌言也是拳拳之心,實在是想要為君分憂!”
又有大臣站出來大聲奏道,然後接連又有上百個大臣,站出來奏請“三思”。
“三思,朕今天要是三思了,不出一百年,大明的天下遲早會亡在這上面!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樹,你們一個個的都忘了嗎?”
面對這些大臣們的呈請,朱國強直接炸毛了。
為什麼,大明的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妥協,就是大臣們集體逼宮。這麼多年,他還是第一次享受到逼宮的待遇。立即冷笑道。
“哼哼,當年孫傳庭幾次上書請求暫緩出關,就像你們一個個言稱其誤國,逼其出關!”
朱國強的神情越來越冰冷。
“傳庭死,明亡矣。縱然上皇有心中興,臣將懷才經世,然而上下不一、內外相逼,最終只能國破家亡……原本朕以為甲申國禍,諸臣公應該會汲取教訓,但朕卻錯了。自此之後,除非應旨奏答,否則文官擅奏兵事者,誅!”
陛下的話聲傳來時,奉天殿內外皆是一片譁然,他們沒想到陛下會“三思”出這麼一個聖旨。
就在一片譁然時,又聽陛下說道。
“正所謂“不教而殺是為虐”,然“矯枉必須過正”,陳昌言身為學政卻妄議兵事,風聞彈劾軍中大將,殺!其它妄言三思,逼宮君父者,一率削職為民。”
“臣冤啊!臣冤啊……”
面色煞白的陳昌言雙膝一軟,人就跪倒下去。可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