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0章 紅毛鬼不聽話(第一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縱後。
再次醒來時,陽光都已經從窗戶透進來了。
揉了揉眼睛,朱國強轉頭一看,枕邊的人早已起醒來了,帷幔間仍然瀰漫著些許胭脂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味道。
呼吸著鼻間的胭脂香,朱國強的腦海裡頓時又浮現出昨夜極盡荒唐的纏綿場面。
輕笑之餘,朱國強心想道。
似乎這陣子確實冷落了她們,這也是不可避免的,畢竟現在宮中妃嬪幾十位,就是有鐵打的身子想要雨露均霑也是不可能的。
“哎,君王也是也有君王的苦啊。”
恰在這時,就見柳如是過來來,雖然面帶倦意,但她的眉間卻蹙滿了笑意,已經梳妝打扮好的她走進來輕聲說道。
“臣妾侍候陛下穿衣。”
……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朱國強壓根就沒有提到“南蠻地”,當然也沒有提到“赦免”降虜從賊逆臣的事情,就像與柳如是之間的對話,從來沒有發生過似的。
就這樣,一直等到年底,又有官員上書,請求赦免從賊逆臣中的幾位年長者時,朱國強才說道。
“依你們看來,這些逆臣都是罪不致死了?”
五位內閣大臣,包括宋學朱在內,都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其實,對於京城的那些從賊的同僚們,他們大都是持以同情的態度。當初的那種情況,不是每個人都能“以死報君王”的。當然更重要的是,那些人裡有他們同僚友人、同年同窗以及門生故舊。面對他們舉族被流放到海外的現實,當然會心生同情,有機會的話,自然希望能夠對他們施以援手。
可問題是……陛下的態度呢?
陛下可是位記仇的人。
良久,路振飛才開口道:
“陛下,那些從賊逆臣雖然已經定罪,可是其中不少都是年邁體弱,這幾年已經先後有數十人客死他鄉,若是能許年邁體弱者返鄉,足顯皇恩浩蕩,況且只是準其本人和膝前侍奉晚輩回鄉而已,不過區區數十人罷了。”
“哼哼,區區數十人!”
朱國強冷笑:
“此例一開,只恐怕不出數年,這些從賊逆臣都能返鄉了,再有十年,還剩下多少人,諸卿心知肚明。若是朕開了這個口子,只恐怕他們的親朋故舊,同年同窗就會千方進計的讓他們“體弱還鄉”,到那時,所謂流放不過只是一個笑話而已。”
路振飛頓時沉默,這問題真的無解,說實話他也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而他不會反對的原因是——其中也有他的親朋故友。
而且,此事傳出的話,成與不成,天下士紳官員都會對他稱讚有加,他能站出來說話,根本就是雪中送炭啊!
可陛下的態度啊。
見狀李建泰則說道:
“陛下,“人生七十古來稀”,不妨以七十為限,準他們七十返鄉,如此既可以彰顯朝廷法度,又能顯示皇恩浩蕩,且可以避免有人利用此事徇私。”
李建泰的建議看似穩妥,可朱國強冷笑道。
“朕的皇恩,還不需要這麼展示,他們當初做出選擇的時候,就必須要為他們的選擇付出代價,代價……代價就是,終世不得返回大明,朕讓他們於流放地為民,已經是法外開恩了!此事勿需再議!”
有時候,想要促成一些事情,必須要施加更大的壓力,只有讓那些人絕望了,在他們看不到希望的時候,當那根救命稻草出現的時候,他們才會死死的抓住它,同時感激著皇恩浩蕩。
所謂的皇恩浩蕩,也不過就是“恩威並施”而已。
隨後宋學朱又彙報了其它的事務,不過大多數事情,朱國強只需要說上一句“知道了”就行了,具體的操作全都是由內閣和六部以及相應的衙門負責。
與崇禎的勤政相比,朱國強對待朝政的態度甚至可以用“懶政”來形容,當然,比神宗強了不少,不過在大多數時候,他也就是把握一個大局。其實,做為皇帝,事無鉅細的過問所有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除非是朱元璋那樣的有著無盡精力的。
可問題是皇帝要事無鉅細的過問所有事情,那麼要大臣,在內閣幹什麼?況且,皇帝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盡的為世界人民造福的這個光榮而偉大的任務中——比如多和後宮妃子造人。
畢竟,單就是印度人民還需要上百個王公啊!
“陛下,廣東巡撫奏報稱,本月又有西班牙、英吉利、法蘭西等國夷船駛入香山澳,廣東巡撫詢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