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8章 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一更,求訂,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調一鎮兵去三宣六慰!
設立軍府!
沐天波一聽到陛下的安排,立即在心裡盤算了起來。
倒也談不上警惕。
五年前,他來京城的時候,他孃親就關照過了——小心侍君。
伴君如伴虎,沐家這麼多年,看似深得皇家信任,鎮守雲南兩百多年,可那怕是在這天高皇帝遠的時候,還時不時的被皇上記掛上。
第二不能讓朝廷再往雲南增派兵馬了。
乾聖元年,陛下以改革兵制為由,派了一鎮官軍進駐雲南,然後在把雲南的駐軍剔弱留強,改編一鎮官軍。就是這兩鎮官軍後來平定了土司叛亂,在沙定洲、萬氏、湯嘉賓等在昆明被處死後,朝廷順勢改土歸流,那兩鎮官軍,也是就地屯田了。
面對這種情況,黔國公府上下都傻了眼。
雲南的情況不同於地方,直到明朝那裡才真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可能看成是華夏的新拓之地,甚至在沐英率領十萬軍民在雲南屯田之前,那裡都沒有漢人居住。
有明一代雲南大體上是三方勢力混雜角力,一方是黔國公府,和明朝其他的公府、侯府不同,黔國公府從初代西平侯沐英開始就到了永鎮雲南的世職。
面雲南作為世代為土蠻居住的地方,之所以能成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因因為大明開疆拓土的方式與其它朝代不同,就是開設衛所,屯田駐軍。就是利用軍事移民掌握邊疆,雲南歸屬華夏,靠得的是什麼?
靠得就是那些隸屬於衛所軍籍軍戶,這些軍事移民都歸黔國公,歸沐家管。
在沐英率領三十萬大軍屯田雲南之前,雲南壓根就沒有多少漢人居住,也正因如此,經過兩百多年繁衍懲處,雲南總兵官衙門下轄的軍戶,遠多於雲南布政使司所管的民戶。
至於沐家擁有勳田更是佔到雲南在冊土地的三分之一還多!算上沒有登記的隱田,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了。
擁有土地、人口和財富,可以公開豢養家臣、私兵……其實,雲南黔國公基本上就是一個封建領主!不過,也正是靠著這個封建領主,雲南才成為了大明的一部分。
對於朱國強來說,他並不介意在“南蠻地”推行類似的政策,讓南蠻地上多出幾十位朱家的“郡王爺”,讓他們作為封建領主,把“南蠻地”變成大明的一部分。
而云南的另一方勢力就是朝廷派出的巡撫衙門、布政使司衙門、按察使衙門,他們掌握著雲南的民政、民戶。其中的巡撫衙門直接掌握了一部分的軍隊——乾聖元年改編的就這批僱傭制的軍隊,平定土司叛亂後,他們就地屯田駐軍,從僱傭軍變成了軍戶,也是最讓沐家如梗在喉的一部分。
至於第三方勢力,就是形形色色的土司。這群土司世代居住於雲南,在明初時,曾效忠蒙元十餘年,頑強抵抗沐英的進攻,後來降服大明後,也是時而服從,時而復叛,不過在大部分使得都是臣服於大明。而臣服於大明,更多的是臣服於沐家。
而這三方勢力,在過去的二百多年間,早就達成了巧妙的平衡,互相牽制,又互相扶植,沐家借土司自重,朝廷借沐家彈壓土司,土司於朝廷沐家之間,避免被兩者壓榨。
而乾聖元年,朝廷派軍入滇,後來平定叛亂,於叛亂地區改土歸流,設立軍府,毫無疑問的打破原有的平衡。新設軍府不歸雲南總兵官管。
對此,沐家可謂是如鯁在喉啊!
問題是他們還說不出什麼,畢竟,兩百多年間,雲南軍戶和內地沒什麼區別,甚至沐家也是靠著幾千家兵以及土司兵維持戰力。
可是朝廷在雲南的勢力擴張,讓沐府上下難受啊!
畢竟兩百多年來,沐家就是雲南的土皇帝。
朝廷的勢力擴張,對沐家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一但朝廷不需要沐家彈壓土司,那沐家……也就是和其它國公一樣,沒什麼區別了。
現在,陛下復設“三宣六慰”,就是要打仗啊,打仗,離不開沐家啊,而且沐家還是“徵南大將軍”,在那些地方“徵南大將軍”可謂是威名赫赫,畢竟是兩百多年積威,那怕就是緬人,也是讓沐家給打斷了骨頭。
如果朝廷把一鎮駐雲南的兵馬,移鎮到“三宣六慰”,那雲南就只剩下一鎮軍隊,這樣一來,雲南的平衡還是維持著的。
在心裡稍加盤算後,沐天波說道。
“陛下所言甚是!要是能重建“三宣六慰”,雲南邊事必可安定。”
抬頭迎著陛下的目光,沐天波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