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3章 為了印度人民的福祉(第一更,求訂,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有身處南京的皇宮之中,才知道為什麼朱由榔在南京繼位後要修皇宮,不修沒法子,根本就沒辦法住人,歷經幾百年風雨、火災,此時的南京皇宮內大多殿宇已經坍毀無存,就連同太廟也早已被焚燬不復存在。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朱國強還是遷都南京了,不遷也沒法子,朱老四遷都燕京說是“天子守國門”,那是因為他的政治根本在北平,在南京,他不怎麼得人心。
他是把政治中心遷到了北方,可隨後的幾年間,每年幾百萬石漕糧轉運徒耗天下的財力不說,更重要的是南方的稅收也越收越少,畢竟,天高皇帝遠啊!
沒有了皇帝的彈壓,南六部差不多成了南方官員的自留地。政治賬要算,經濟賬同樣也要算。
於是乎在京城登基後,朱國強就直接宣佈年內遷都南京了。
誰贊同?誰反對?
沒有敢反對!
畢竟,幾百個腦袋血淋淋的掛在的城頭上。有那些腦袋在那裡提醒的,大家夥兒自然也就沒有人反對了。在這種情況下,大明朝的國都又一次回到了南京,這也算是恢復了高皇帝的舊制。
不過對於南方士林來說,國都遷回南京,著實讓他們擔驚受怕了好一陣,這位乾聖皇爺那裡是效能似二祖啊,就是高皇帝、成祖皇帝再世也比不上乾聖皇爺,高皇帝也就是在南京殺殺,成祖皇帝也是在南京殺殺。
這位乾聖皇爺倒好,沒繼位的時候,先在南京殺了一通,然後又在京城殺了一通,這次到南京,還得殺多少人啊?
不過,到最後他們還是長鬆了口氣——乾聖皇爺這次來南京沒殺人!
這可是天大的好訊息,得,千萬別惹惱了這位爺,於是乎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大明的朝政那是一個順暢啊,就連同“從賊案”裡的“從賊逆臣”家人也是該流就流,絕不手軟。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大夥幹活乾的這得利索為啥?
為得就是要不給乾聖皇爺殺人的藉口啊!
朝堂上一團和氣,弄得朱國強都有些無趣,無趣的結果也就是又有幾位宮女成了妃子,有了身孕。
君王從此不早朝,當然是不可能的,畢竟,現在還沒有到做甩手掌櫃的時候。
和往常一樣,在“文華殿”處置事物時,聽到內官稟報王喜回來後,朱國強頭也不抬的問道。
“東西給唐王了?”
“給了,不過,小的瞧唐王似乎沒體會出皇爺的意思。”
“那就讓他慢慢體會,明天差人告訴唐王,朕身體欠安,這幾天就不接見他了!”
身體欠安?
沒有的事,朕現在正值壯年,連御數女也沒問題,問題是在唐王朱聿鍵的身上,不僅僅是他的身上,還有其它的幾位藩王,雖說李自成、張獻忠殺了不少的大明藩王,可剩下的還有不少,對於一心要“恢復太祖祖制”的乾聖皇爺來說,當然不能削藩,而且那些個藩王一個個倒也乖巧,不可能給他理由削。
可問題是,乾聖皇爺不想養朱啊!
可親親之誼總是要講的,總不能什麼都不顧吧。
其實,對於這群藩王宗室,朱國強早就有了打算,讓他們在國內作威作福是絕對不可能的,那讓他們去那?
海外吧!
讓他們到海外當土皇帝!
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去那?
東南亞自然不可能,那裡是大明的自留地,也是華夏文明第三次擴張的根本所在,是大明將來的魚米之鄉。
南洋豐,天下足。
那地方是自家的,至少幾百年後,大傢伙不至於扎堆到海南買房子吧。南洋那麼大,夠幾億人到那邊買養老房了。就是沒有東南亞嫩模了。
除了南洋還有那?
當然是從古今最擅長被外人統治,最沒有反抗精神的印度了。
印度!
相比於富有反抗精神,動不動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的華夏人民。印度人民真的真的非常非常的善於被統治,世界上有比他們更適應被統治的民族嘛?人家為了獨立可以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這樣的人你不去統治他,奴役他,那簡直就是糟蹋了老天爺把他們安排在這個世界上。
沒有比印度更適合大明的王爺們在那裡做威做福的地方了。不,不是為了作威作福,是為了,為了達成印度人民的心願,為了讓他們不至於白來這個世界上,為了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