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0章 明人居然敢還手? (第二更,求訂,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泗水!
對於身處泗水的魏允枚來說,他壓根就不知道南京發生了什麼,對於他來說,眼下最要緊的是什麼?
是城外隔河相望的數萬敵軍。
敵軍來了!
在得知泗水城被明軍佔領後,素丹阿莽古拉特一世親自率領大軍來了!
足足有五萬人馬。
不過這五萬援軍之中真正有戰鬥力的只有兩千奧斯曼僱傭兵,實際上,馬打藍人的火槍、大炮都操作在這些奧斯曼人的手中,那怕這些奧斯曼人中既有東歐白人、也有阿拉伯人,但和東南亞的綠教國家一樣,蘇丹們相信的永遠只有這些來自“祖地”的且有共同信仰的僱傭軍。
而且,這些僱傭軍確實比土人的戰鬥力要強。
其實,東南亞很多地區在過去的千年間,一直是被殖民政權統治,先是印度人,然後是阿拉伯海商,前者帶來了婆羅門、佛教,後者帶來了綠教。尤其是後者,開始是作為商人路過這做生意的,後來就鳩佔鵲巢,搖身一變成了城主,直至土王。
作為殖民統治者,他們當然更相信“自己人”。
在阿莽古拉特一世率領著大軍離開位於島嶼中央的王城,來到泗水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半月後的事情了,
而早在一個月前,從南天門過來的援軍就已經抵達了泗水,開始著手部署防禦。
面對著城外浩浩蕩蕩的敵軍,站在簡易的木柵牆後的魏允枚,不時會把目光投到身前的朱學康正軍尉,作為總督府派來的官員,他一來到泗水,就接手了這裡的防務。
昨天,也就是這個朱軍尉,下令把土人勸降的信使給殺了。
“兩軍不交斬來使,不假,可土人暴戾,不殺人,不能立威!”
殺了信使,然後呢?
然後就是要打仗了。
打仗!
這可是五百對五萬啊!
雖說援軍只有五百人,可卻有一艘24門炮的巡航艦隨行,它的炮看似不多,但是卻擁有多達六門120斤的“酒瓶炮”,這種造型另類的大炮是大明最新科技的結果——前後歷時三年,憑藉著晚清翻譯的“羅德曼鑄炮法”一書,大明終於掌握了這種型芯水冷自緊鑄工藝。這種鑄炮法的特別之處在於其圍繞著型芯鑄造身管,芯中有冷卻水流過,身管從內向外冷卻成型。這樣的身管內層緻密,外層壓縮內層產生預應力,承壓能力大幅提高。採用這種方法鑄炮可以大幅加快鑄炮速度並降低廢品率,尤其擅長鑄造重型火炮。這也是百斤炮開始在大明普及的原因。
百斤重炮!
在這個時代這種重炮無疑是王者一般的存在!
當然也是他們的依仗。
一言不發的站在那。朱學康默默的在心裡盤算起來。
五百對五萬!
這就是雙方的兵力差距,即便是算上本地的明人、倭人、土兵,也才三千不到。
這也是十幾倍的差距。
不過,這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的鎮定落在武藏、後騰等人的眼裡,無不是暗自佩服起來。
果真不愧是天朝將軍啊!
這興許就是書上說的“天兵威儀”了!
其實,朱學康之所難地這麼自負原因倒也簡單——城外所謂的大軍,看起來是聲勢浩大,可亂哄哄的根本談不上什麼章法,就是一窩蜂的擠在那裡,要不是他們手中的刀槍,與其說是兵,倒不如說是一群打著赤膊的野人。
也就是中軍那邊的色目人瞧著還像些模樣。
“啟稟軍尉,土人動了!”
放下望遠鏡,朱學康命令道。
“給“福遠”號發訊號,通知他們敵人的座標!”
……
數十外,坐在戰象上的素丹阿莽古拉特,心裡是那個苦啊。
明軍居然打過來了!
都是那個混蛋劫殺明商倒也罷了,可做事一點都不乾淨,居然留了活口。
好了,現在明人上門報復了吧!
其實按阿莽古拉特一開始的想法,是想要息事寧人,既然那個混蛋已經死了,明人也出了氣,派個信使過來,說服明人撤軍就行了,這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兒。明人都比較容易打發。不像西洋人一個個都小肚雞腸的。
可長老們卻不願意——明人燒了教寺不說,而且還殺了不少賢者,泗水城的信徒也是全被明人殺了個十室九空。
血債血償!
必須要殺光這些明人,讓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