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4章 歐洲病夫(第一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明是馬上得天下,儘管並不需要馬上治天下,但是對於皇帝來說,卻需要透過軍功掌握軍隊,需要透過軍工去控制軍隊,控制那些將軍。
畢竟軍隊是個暴力機器,讓他們臣服的不僅僅只是皇權,他們或許會臣服於皇權,但是當皇權之上,同樣還有軍功籠罩著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任何人能夠動搖的了,皇帝對於軍隊的掌握了。
軍隊,是一切統治的基礎!
在朱和域很小的時候,父皇就給他灌輸過這個理念。
為什麼在崇禎朝之前,大明朝廷文官一家獨大,幾乎架空皇帝?
因為勳臣成了擺設,武官成了文官的附庸。
掌握不了軍隊,皇權自然也就被架空了。
皇帝需要掌握軍隊,需要透過掌握軍隊來平衡,文武兩者的關係,這正是父皇與毅宗最大的不同,也是父皇可以“聖心獨斷”的根本原因。
從父皇的提醒中,明白原因的朱和域稍作沉思後,又問。
“那為什麼是奧斯曼,他們離咱們這麼遠,如果要取軍功的話,西征建奴不是更好嗎?父皇修建鐵路不就是為了西征嗎?”
面對兒子的不解,朱國強笑道。
“和域,你看過《坤輿萬國全圖》嗎?”
《坤輿萬國全圖》?
那上面有什麼?
想了一會,就像恍然大悟似的,朱和域答道。
“父皇,您是指上面的顏色嗎?”
任何一個人站在《坤輿萬國全圖》的面前,他一定會注意到,在歐洲與神洲之間的那一片綠色,儘管那裡並不是一個國家,但它們的色彩卻是相同的,相同的綠色,其中僅僅只是點綴著些許紅色——那是大明在天竺的諸侯國、殖民地。
但他們被被“淹沒”在那片綠色之中。
而綠色,像徵著天方綠教。
單從這張地圖上可以看出來,在一定程度上,綠教才是這個星球的主宰。與歐洲向海洋擴張不同,綠綠擴張是朝著大陸的——奧斯曼土耳其在中歐橫行著,他們蹂躪匈牙利,圍困過維也納。而在千里之外,另一個綠綠帝國——莫臥兒帝國也正在向南擴充套件自己的帝國,如果沒有外力阻擋他們,他們勢必會成為整個半島的征服者。
綠綠作為一種信仰在非洲、中亞和東南亞各地民族中間廣為傳播。那些最讓他們引以為傲的莫過於它的“大帝國”——奧斯曼和莫臥兒帝國。
或許兩者之間的薩菲帝國滅亡了,但是奧斯曼和莫臥兒帝國兩大帝國的仍然傲視著整個世界。他們在經濟、軍事、政治、文化上都能傲視歐洲的基督世界,甚至對華夏世界,也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心態。
這其中又以奧斯曼帝國最為強盛。因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而得名。統治者為起源於中亞突厥遊牧部落的奧斯曼人。14世紀末,這夥突厥的首領,也就是那個叫做奧斯曼的人宣佈獨立的時候,當時任何都人都不曾想到這樣一個以土匪首領名字命名的不起眼的小國,日後擊敗東羅馬帝國,佔領君士坦丁堡,從此成為歐洲的噩夢。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17世紀的技術變革,沒有隨後的工業革命,也許,奧斯曼帝國就是另一個“阿提拉”,另一個上帝之鞭,也許……
或許,十幾年前,奧斯曼的擴張被阻止於維也納。
但是1665年的奧斯曼帝國正處於鼎盛時期,它是一個橫跨三大洲,擁有人口數千萬的泱泱大國。整個歐洲,無論是中歐,還是南歐,都不得不面對來自他的威脅。不斷擴張的奧斯曼帝國是整個歐洲的惡夢,它就像是一團烈火,隨時都有可能燃燒整個世界。
這是世界自然是基督世界,他們對奧斯曼的敬畏源於土耳其人的軍力。在過去的兩百年裡,土耳其人從中東,一路打到了基督世界的腹地,南歐的許多地區被奧斯曼人佔領,千百萬基督徒被迫改變了信仰,那些“羅馬人”在數百年後,變成了阿爾巴尼亞人、科索沃人以及土耳其人……
“父皇,之所以選擇奧斯曼,是因為他夠強大是嗎?”
“沒錯!”
朱國強點頭道。
“對於歐洲人而言,在他們眼裡,奧斯曼的軍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他們擁有火炮火槍以及多得像蝗蟲似的軍隊。那怕他們依靠歐洲工匠為他們鑄造大炮,依靠基督徒火槍手、炮手,但是仍然不妨礙歐洲人對他們的敬畏,作為歐洲夙敵的奧斯曼帝國……確實很強大啊!”
提及奧斯曼的強大時,朱國強不禁的唇角輕揚,目光中盡是輕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