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0章 男兒醉枕胡姬身(第一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幕下的倫敦,儘管仍然是一座廢墟,但是那些充滿異域風情的建築以及路燈,無一不象徵著開化!

象徵著英格蘭正在拋棄愚昧而落後的歐羅巴文明,轉身投向意味著開化、現代、文明的東方文明。其實也就是華夏文明。

那場發生在倫敦的大火,不僅燒去了舊時那個骯髒的、充滿惡臭的而且愚昧的倫敦,同樣也是意味著一個民族的浴火重生,盎格魯撒克遜人這個平凡的民族,正迅速的拋棄他們舊時的愚昧,轉身向另一個強者學習,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偉大的學習精神,是很多民族都不具備的。當然這種學習也是被打出來的主動。

在倫敦城內第一次興建的建築之中,除了王宮以及各種官廳建築之外,還有一個特別的所在“鹿鳴館”——這座會館,供英格蘭的達官貴人們聚會風雅的地方。而“鹿鳴館”名稱出自中國《詩經·小雅》中的“鹿鳴”篇,即“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鹿鳴,燕群臣嘉賓也”之義而命名,意即迎賓會客之所。

從“鹿鳴館”建成之後,這裡就一直都是大明使團官員以及軍官們悠閒聚會之處,而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身邊往往有很多好學的盎格魯撒克遜……女人,那些女子正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偉大”的象徵,那怕是她們不會說漢語,但並不妨礙她們拿著《中英簡明對話手冊》學習漢語,並竭盡全力獲取學習的機會,而大明的官員、軍官們則孜孜不倦的教授著她們漢語,從會館的大廳直到某個旅館的床上,他們總是身體力行知行合一的努力傳播著漢語,傳播著華夏文明,播種著文明的希望。

即便是最優雅的男人們聚集在一起,言語之中也少不了女人,而對於這些懷中坐擁著英格蘭貴女的年青軍官們來說,當威士忌的酒意上頭時,他們看著懷中的女子也會暢快的歡笑道。

“菲絲,”

年青的軍官的挑起女子的金髮說道。

“我少年讀書時,讀到“胡雛綠眼吹玉笛,吳歌白紵飛樑塵”時,總想著為何唐朝詩人總喜寫胡姬,今日擁你入懷,方知唐朝詩人為何偏愛胡姬……”

說話時,他把頭猛然往女子的過人的胸懷中一悶,在女人的歡笑中笑道。

“他們偏愛的那裡是胡姬,他們偏愛的是國勢,是國勢之強盛,讓爾輩胡姬只能於我漢兒懷中嬌喘,只能與我漢兒膝上歡喜,什麼“捲髮胡兒眼睛綠,高樓夜靜吹橫竹”,分明就是“捲髮胡兒眼睛綠,夜靜胡姬品漢蕭”啊!”

他的話音剛落,周圍頓時就是一片歡笑之聲,甚至就連臨桌的軍官、年青的官員們也跟著起了哄,那種強者的得意,於發自骨子裡的自信,讓他們看待身邊這些胡姬們的目光都發生了變化。

在水晶燈明亮的光線中,他們看著懷中的滿面歡顏的英格蘭貴女,她們的相貌可不就是有《上雲樂》中所描述的那樣“碧玉炅炅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紅”。這裡的“拳”是通假字,通“卷”,如波浪般的黃金捲髮就是胡姬的體貌。“黃金捲髮碧玉瞳”,這才是漢人記憶深處的“胡姬”啊!

什麼模樣的女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

是這些“胡姬”是強大國勢,是大明乾聖盛世的象徵啊!

在這一瞬間,他們似乎和李白、李賀、白居易等盛唐的詩人們重合在一起。

似乎在這一瞬間,這間興建於異國他鄉的“鹿鳴館”變成了開元年間,或是長安或是洛陽的酒館,這懷中的英格蘭女子變成了那時的胡姬。她捲曲的金髮和棕發如波似浪,渾身透著與漢女完全不同的風情,隨著胡旋舞左右搖盪,盪漾著這些漢家男兒的心杯。

當胡姬們用如湖水般碧綠的大眼睛仰望著他們時,又怎麼可能不詩興大發寫下“碧玉炅炅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紅”這樣的詩句來誇讚楚楚動人的她們呢?

其實,這樣的誇讚,誇讚的何止是她們,更多的是誇讚這個盛世,因為只有在那個盛世之中,男人們才會自信的睡枕胡姬,才會攬擁胡姬,並以此為榮。

從李白的“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到賀朝的“胡姬春酒店,管絃夜鏗鏘”,再到白居易的“送君繫馬青門口,胡姬壚頭勸君酒”,莫不是招呼漢家郎們一起笑入胡姬酒肆中。

甚至就連同元稹老年時也曾回憶起年少時的歲月,不禁感慨萬千,傷感地寫下“最愛輕欺杏園客,也曾辜負酒家胡”。

曾幾何時,這一切都屬於舊時的記憶,甚至不少人都很難品嚐到胡姬的美麗,他們很難理解“胡姬”那些是來自西方世界的蝴蝶,為什麼給唐人留下了那麼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魔劍伏仙錄

卡利姆的灰心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