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4章 猛虎出籠(第二更, 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領精兵入關平賊,如此天下必可安定!
天下安不安定不知道,但是萬一他要是半路上來個“清君側”,怎麼辦?
那怕是這些年裡只覺得自己深陷泥潭之中,但當皇位面臨威脅時,崇禎本能的還是想保住皇位,那怕是這個皇帝當的再不稱心,那也是皇帝啊!
見蔣德璟不斷的誇著朱慈穎,崇禎的心中那是一個煩躁,不等蔣德璟說完,就問道。
“卿等以為,這天底下,除了朱慈穎,就再無人可用了嗎?”
一時間,眾人皆是沉默不語,就連往日裡最會揣摩崇禎的心思,總能迎合崇禎的心思的魏藻德,也是垂首不語。
見眾臣皆不回話,崇禎的心裡一陣悲涼,難道大明的江山,真的只有他朱慈穎能救了嗎?
又一次,崇禎想到去年在奉先殿祭拜二祖時,與二祖說的那番話。
“子孫無能,幸虧宗室有賢才出,子孫獨斷,違背祖制令其掌兵,實在是局勢所迫,今日遼東得復,全是祖宗保佑……”
說是祖宗保佑,可實際上,他是在向祖宗邀功哪——你瞧,要是沒有我獨斷,他朱慈穎怎麼可能掌兵,怎麼有機會收復遼東呢?
難道,除了他真的就沒有人能挽回當前的危局了?
調關寧軍,或者寧錦軍南下呢?
沒有了他們的鉗制,豈不等於把遼東拱手相讓給朱慈穎?可朝中不是早就有人稱以他的功勞足以封王了,甚至建言復立“塞王”,讓其為大明守邊。
要是讓朱慈穎領兵南下的話,他會不會趁機吞佔各地?那小子和其它人可不一樣啊!萬一,萬一要是他趁機擴大地盤,掌握地方,到時候該怎麼辦?
可難道就任由流寇坐大不成?
就這麼猶豫著,崇禎又盯著蔣德璟問道:
“你如何以為朱慈穎必定會領兵南下剿寇?”
“剿寇是平虜大將軍所願,其屢屢上書朝廷,請求領兵南下剿寇,便可知其報效朝廷之心。”
崇禎仍不能決定,沉吟說:
“姑且試試?”
皇帝口氣的鬆動,讓陳演等人無不是一驚,他們詫異的看著皇帝,難道皇帝直準備放這頭猛虎出山?
那可是頭吃人的老虎啊!
“是否調平虜大將軍,界以剿寇督師重任,請皇上聖衷裁決。”
崇禎實在也是沒有別的辦法,覺得這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如今對別人很難靠得上了,就連孫傳庭都生死不知了,況且是其它人的。只有朱慈穎尚可寄予一線希望。他也明白,調朱慈穎南下會有什麼樣的風險,但是眼下,似乎只有他才能平定流寇。
然而此事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他想了一下,說:
“以平虜大將軍為帥平定賊寇,倒不是不可,只是朕實在是放心不下遼東邊患啊,畢竟,虜酋只是遠遁而已,萬一再次犯邊,又該如何啊!”
儘管皇帝嘴上說的是虜首,可實際上大家都知道他在擔心什麼,他是擔心平虜大將軍要是謀逆又該怎麼辦。揣摩到皇帝心思的魏藻德答道:
“這事不難。陛下不妨先下旨令平虜大將軍領兩萬精銳南下,目前流寇者一為闖賊,二為獻賊,獻賊糜爛湖廣,不妨令平虜大將軍沿江剿寇,萬一遼東邊患再起,一來平虜軍主力尚在遼東,二來其也能隨時從水路返回遼東。”
崇禎點點頭,覺得魏藻德畢竟是個有辦法的人,想的這個主意好,十分妥當,這樣一來,朱慈穎便不能威脅京畿,至於平定獻賊之後,到時候再說吧,大不了……就給他一個塞王吧,將來,等到天下平定時,再行削藩吧!
到時候,朝廷有天下兵馬,他還能造反不成。
甚至就是等到平虜大將軍抵達湖廣之後,還可以想辦法瓦解他的平虜軍,比如將他們調往其它地方,趁機晉升其將領,到那時,這平虜軍自然也就是土崩瓦解了,當然,這需要合適的時機。
想了想他說:
“此事朕再考慮一下,倘確沒有更合適的人出京督師,言官又不妄議,就將以平虜大將軍為帥吧。”
等眾臣退下之後,心急如焚的崇禎哪裡能夠等待?他立刻把司禮監王德化叫來,命他代為擬稿,下旨令平虜大將軍親自己。王德化跪在地上還沒有起來的時候,崇禎忽然又說道。
“這事要辦得越快越好。”
隨即揮手讓王德化退出,他自己坐在龍椅上考慮了一陣,然後提起筆來,在一張四邊有龍紋水印的紙上寫道:
“德藩世子慈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