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1章 忠君愛國吳三桂(第二更,求訂閱),這個大明太兇猛,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帝以身殉國不說,皇位也傳為了德世子,在驚訝之餘,王永吉便特意來到吳三桂與他商量此事。

王永吉說:

“數十萬流寇猛攻京城,致我等雖有心勤王,救君父之難,卻功虧一簣,如今先帝殉國,新君正在北上,目下但凡忠臣義士,必誓死為君為國,不計代價猛攻流寇,非但上能報先帝之仇,下能得新君之喜。”

心知吳三桂顧慮的王永吉生怕他效法唐通,但不敢明白說出,只好婉轉的說出了他的意思。吳三杜一聽就明白道:

“我吳三桂世受國恩,領兵進關勤王,卻未能救君父之難,致君父殉國,三桂惟有與流賊決一死戰,以報君父之仇!”

他說得慷慨激昂,王永吉也是接連點頭。

他們都明白自己身處的環境——勤王兵馬未到,先帝以身殉國。將來要是追究起來,新君肯定會拿他們開刀。

想要不當那個替罪羊,就非得立下汗馬功勞不可!

降賊?

說實話,他們還真沒有那個心思,尤其是吳桂,別人不瞭解大將軍,他又豈能不瞭解?

平虜軍……等到平虜軍進關,別說是五十萬流寇,就是百萬流寇那也不夠殺的。兩人一面談著一面不由得深深嘆息。隨後王永吉抬起頭來問道:

“伯爺,這闖賊挾五十萬賊眾,不知伯爺有何上策,以敗敵復京?”

吳三桂沉默不語。他很清楚:他只有五萬人馬,如何能對付五十萬氣焰囂張的流寇?何況敵人已經佔領京城,他貿然前去,流寇以逸待勞的話,豈不是自投陷阱?他只有這點家當,一旦失敗,非但立不了功,就連他本人以及數萬關寧將士也都完了。

頓時又沒了主意,低著頭不作回答。王永吉又說道:

“伯爺,眼下的這個機會要是錯過,只恐怕你我他日必定為大明罪人啊!”

話沒有說完,吳三桂忽然抬起頭來,說道:

“三桂蒙先帝特恩,加封伯爵,縱然肝腦塗地,也難報萬一。三桂星夜馳援,卻不能救君父之難,致使君父殉國,要是再有所顧忌,又豈能再為人臣?無論如何,都得火速進兵。唯一有與流賊決一死戰,才能報答先帝之恩,縱然身死沙場也是甘心。”

王永吉連連拱手道:

“好啊,好啊,伯爺如此慷慨赴國家之難,必定功垂青史,流芳名於萬世。”

吳三桂說:“敝鎮在此不敢多停,今夜就揮兵前進。請大人留在永平,火速籌措軍餉糧襪,不要使關寧將士枵腹以戰。”

王永吉一聽說籌措糧秣,就露出來一點為難臉色,說道:“籌措軍餉自然要緊,只是如今冀東一帶十分殘破,糧餉難以足數。然而勤王事大,本轅自當盡力籌措,只要大軍到達北京,朝廷雖窮,總可以設法解決。”

吳三桂問道:“以大人看來,我軍趕到北京,還來得及麼?”

王永吉說:“這話很難說,我輩別無報國良策,也只有盡人事以待天命了。”

吳三桂點了點頭,說:“說不定已經來不及了。”

王永吉問:“將軍何時起程?”

吳三桂回答說:“我想馬上召集請將會議,然後立即馳赴京師,不敢耽誤。會議時務請大駕親臨,對眾將指示方略,說幾句鼓舞士氣得話。”

對於吳三桂的這個要求,王永吉當然是立即答應下來了。

長鬆一口氣的他知道,眼下這關自己和吳三桂差不多都過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繼承帝位?

人間執念

乘龍御天

芝麻糖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