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小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農家小媳婦,納蘭小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若不是無法,何大栓老兩口也不願去女婿家借牛,免得大女兒難做人。
何曾氏埋怨道:“急什麼?傍晚前把牛趕回來就是了。兒子這些天累的很,讓他多睡個把鐘頭不礙事。”
何大栓心思不會拐彎兒,有話說話,沒話就悶頭幹活,聽了老妻的,轉頭問:“怎的兒媳也沒起床?讓她給多弄些餅子,大山今兒也過來幫忙,晌午我們在田裡不回來了。”
何家的田地情況比別家好,因為擔水勤,加上又有江家兄弟幫忙,當然啦,減收依然不可避免。
何曾氏扯了嘴角撇了他一眼後,才道:“行了,你忙你的去,等會就給弄好。”
何大栓放下鋤頭,又去找了水桶扁擔出來,把該交代的交代清楚,趁著飯熟空擋又獨自往外面走。
張惜花在房裡已經聽到公婆的對話,她小心翼翼的爬起來,輕手輕腳穿戴好了衣裳走出房門時,見何曾氏還在洗菜呢,忙道:“娘,換我來吧。”
何曾氏道:“我弄完了,你去我房裡把玉米麵量一斤半出來做餅子吧。”
家裡有特製的竹筒,裝滿一竹筒就是一斤,用來稱量很方便。張惜花開始默默的做事兒,既然要做餅子,少不得要夾些公公喜歡吃的醃菜,於是又去開了罈子裝了豆角幹,蘿蔔乾等。
兒媳要趕著做吃食,何曾氏就自去弄牲口的食物,剁碎了一起放進大鍋熬煮,大火燒上三刻鐘就煮爛了。
每日裡婆媳相處的時間長,何曾氏話語雖少,但是她不會多提各種要求,更不會指手畫腳對張惜花指指點點,所以張惜花很快習慣了婆婆的行事。
何曾氏突然想到那隻本來要下蛋的母雞,突然開口問:“老大媳婦,你昨兒瞧見花母雞下蛋了嗎?”
張惜花展顏露出笑容來,道:“那隻花雞賊精怪呢,跑家裡茅草垛下蛋去了,待會兒我就給撿回來。”
雞蛋算是農戶改善伙食的美味之一,養的每隻雞下多少蛋計較得清清楚楚,所以張惜花一發現家裡雞蛋少了,當然要追根究底。
這隻花母雞是今年長成的,比其他母雞都靈動,連下個蛋也東躲,張惜花一路更隨,最後在院子裡草垛下發現了。
何曾氏點點頭:“所幸沒下到外面去。”今天要去大女兒家,得抓一隻雞送去,不然她就決定讓大兒抓了給兩個外甥補身子。
太陽冒出了頭,何生也起床了。他來到灶房時,與張惜花處在同一個空間,夫妻倆人都微微扭開頭不好意思直接對視。
張惜花首先出聲道:“娘說等會要去大姐家,粥我弄好了,你趕緊吃吧。”
今天的粥是用磨碎的陳米,加上紅薯絲燉煮成的,紅薯的香甜掩蓋了陳米的那股味兒,吃起來沒多大影響。
這些陳米都是跟里正家換的,里正積累了一倉三年以上的陳年稻穀,儲存不當眼看要壞掉自家又吃不完,於是就拿出來同村子裡交換,一斤去年的稻穀換三斤陳谷,說起來也是划算的,何家也湊熱鬧換了一些,這些日子就吃這些米了。
何生捧起碗就開吃,無論食物好吃不好吃,他也不會表示對媳婦的不滿,因為心知若是家裡食物豐盛,她肯定能弄好,也就沒有好吃與否的區別了。
往女婿家借牛,為了不引起親家的反感,說是借,也是要拿家裡不少東西過去,何曾氏就給準備了一隻公雞,一籃子雞蛋,另外再送一擔木炭去。
何元元耗著還沒起床,何曾氏去拍門,大聲問:“怎的還不起來?你大哥要去你大姐婆家,昨兒你不是吵著要去嗎?”
何生挑了一擔木炭,就拿不了雞和雞蛋,所以何元元昨天就說要一起幫著拿東西。
何元元矇住頭,嘟嚷道:“我不去了,讓嫂子去罷。”她想跟著去大姐家,不過就是為了那點吃的,可一想想大姐那幾個惹人嫌的妯娌就心生不耐,幹嘛要去看她們的眼色啊,算了算了,不去了。
近來小閨女已經很老實的待在家裡,何曾氏並不過多逼迫她,四五天中偷一個懶覺是可行的。
因此,何曾氏道:“再睡一下就早些起來罷。”
小姑不肯去,張惜花得了個與丈夫一同往大姑子家去的機會,她還從未踏上門,與大姑何元慧接觸更少,印象中大姑子的性子很利爽,一說起話來就眉眼帶笑,張惜花新婚那天,何元慧還安慰她不用緊張,說什麼嫁來家裡就把自己當何家人就是。
公公婆婆教養出來的兒女,性子都像他們一般好相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