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部分,中國社會的一千個細節,溫暖寒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華似的想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外,還可能想到:

這是客觀規律;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物質決定意識;

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量變導致質變;

質的飛躍;

一分為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外因透過內因起作用;

螺旋式上升;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中國人基本上沒受過什麼哲學教育薰陶及思維培養,自學者除外。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就只能停留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上。我之所欲言,已言古人口。

當代,中國的思想傳播確實更多元了,而且經常會發燒一般出現熱潮。像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商務印書館漢譯名著叢書,三聯書店學術文庫叢書和上海譯文出版社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當代學術思潮譯叢為代表,並出現了“薩特熱”、“弗洛伊德熱”、“羅素熱”、“尼采熱”。其實,這些西方思想、哲學、學術思潮的興起,在中國二三十年代就有過一次、熱過一回了。

雖然九十年代的中國人跟隨經濟上的治理整頓而更加務實、注重自己的利益,但這些卻使得社會更加多元化了。而在這樣多元化的社會利益結構下,中國的哲學卻還是那樣的一元。這就好像滿桌子都是菜,是川魯粵淮,是滿漢全席,可我們只有一種味覺。乾著急啊。這麼豐富的社會現象,這麼多的利益角色,這麼奇特的現實結構,這麼獨特的文化變態。而我們除了西方那幾只水晶調味瓶之外,哪裡去找自己的舌頭呢?

三、稱呼(1)

叫與被叫的關鍵詞

1〓民

〓草民(賤民)

在封建時代,草民是一個很卑賤的稱呼,像草一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想想看,火可比草厲害多了。而在書法裡,草書被認為是最難懂、最體現人個性的。但草民還是草民,命如草芥。

一般越賤的東東,生命力就越強。草雖然很賤,卻很有生命力。草民也一樣,雖然隨風擺動,被當權者踐踏,但依然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農民

居於中國大多數的農民是最大的中國力量。共產黨革命,就是一場農民革命,和工人階級毫無關係。農民革命有著它固有的特徵:迴圈往復。

三十年前的改革也是從安徽鳳陽農民土地分產到戶開始的。這顯示了農民試圖改變自身生存狀況的一種拼死努力。民主選舉試驗田也選在農村,美其名曰“基層選舉”。但這也顯示了農民對自身財產和生產刻骨關心。一個叫李昌平的鄉黨委書記寫下了《我向總理說實話》,說的就是三農問題。

“農民”、“鄉鎮企業”有時被人當成了罵人話和貶義詞,意思是土老帽兒、殘次品。這麼說的人請記住,也許你是城市人,但你八輩子前肯定也是農民。

〓網民(暴民)

網路資訊雖然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卻有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可能。這跟紙質媒體完全不同。另外,網路上的自由度顯然是比現實世界要大很多,雖然現在比以前要小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正是這樣,才使得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上網,成了網民。

網民當中的一部分人被叫做“暴民”。被叫做“暴民”的網民以鍵盤為武器,以口水為子彈,以驗證碼為扳機。他們雖然無聊,但不少人還具備基本的道德良知。而在現實社會里那些袖手旁觀的人,只是他們中的一些人。

〓刁民(順民)

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刁民,似乎就是起來造反的農民了,因為窮則思變吧。

但不能不提,王海才是典型的刁民。他不是推翻一個制度,而是利用一個制度,造了商家的反。

還有更多的刁民去了法院,有因到地鐵裡上廁所被收費卻沒有發票憤而起訴的,有像秋菊一樣打官司的,有民告官行政不作為的。

刁民不願再做順民的原因,或者是嚐到了當刁民的甜頭,或者是這個社會給當刁民提供了不必鋌而走險的條件。

〓良民

良民一詞很可能源於抗日戰爭時期淪陷區的“良民證”裡的“良民”。所以“良民”的主要意思,往往變成了自嘲。

2〓眾

〓群眾(相對的複數形式)

“群眾”這個稱呼本身就是自我重複,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