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狄仁傑探案之九連環,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芳芳第一次將“像還是不像”的問題拋給我的時候,我能確信自己就和這個男孩一樣,隨意而認真地表達著未經思維推理的直觀。在我眼裡,這個問題是如此簡單,以至於完全依靠直覺便能做出答案,而這種答案偏偏是最真實的,沒有摻雜半點矯情自飾的成分。至於“為什麼像”,我認為這樣的追問沒有太多意義,因為像或不像的標準是個體的感性認知。好在芳芳從來沒有這麼問過我,她只是偶爾發表一下自己以及其他讀者在這個問題上的不同看法。對此我不以為意,因為你問的是我的感受,而我的感受告訴我,像!
雖然老師對男孩的回答報以讚許的目光,但男孩的率性不可能延續太久,因為課後每個孩子都必須交一篇題為《天上的白雲》的作文。男孩不能用“天上飄著幾朵白雲,宛如一團團棉絮”應付了事,他不得不為“白雲為什麼像棉絮”尋找諸多理由,好讓字數堆積到看起來像一篇文章。相比之下,我的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去。同樣的話說得次數多了,即使一開始是斬釘截鐵,到後來也會變得軟弱無力。不是我不相信自己的直覺,而是直覺無法提供讓別人相信我的證據。這個問題本身是可以討論的,當參與討論的各方對“像還是不像”做出選擇之後,自然進入擺事實講道理的階段。這時候,我如果衝口便是“我就覺得像”而後再無下文,就和今天上午法庭上那位指著自己鼻子衝法官狂吼“我就是證據”的當事人沒什麼分別。要同別人進行交流,就需要實實在在的證據!
原本以為自己缺的不是證據,而是收集整理證據的熱情。因為“像還是不像”顯然是一個比較性問題,只要將小說中的李元芳與電視劇中的李元芳進行比較,答案似乎立刻就能浮出水面。可是,當我按照這種思路進行實際操作的時候,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變得越發複雜起來。
首先,比較應當從哪些方面著手呢?我的答案是“人物的性格以及來源於人物的故事”。人物塑造是小說創作的核心,人物性格是人物塑造的著力點。性格屬於人物塑造的內在部分,經由對話、動作、內心表現出來;人物和故事密不可分,給定了人物,就有了故事,故事來源於人物的性格。《九連環》顯然遵循了這條屬於小說的規則,芳芳在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發現了李元芳這個人物,也許正是因為來之不易,才在喜愛和了解的基礎上對其性格進行挖掘和延伸,然後圍繞性格構思情節,因此塑造的李元芳就顯得相對豐滿,設計的故事也顯得頗為合理。然而,電視劇並不受這條規則的限制。《神探狄仁傑》的核心是故事,案件是故事的主體。它雖然創造了李元芳這個人物,卻不願花大力氣塑造其性格,因為李元芳的性格與故事的展開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絡,相反,是案件的邏輯決定了李元芳的每一步行動,他的絕大多數對話、動作是從屬於案件的,個人的內心世界對案件來說也不是必要的。試想,如果大人的衛隊長是虎敬暉,對案件的展開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也許還能讓觀眾更加專注於故事本身。李元芳並非沒有自己的故事,但他的故事相對於整個劇情來說,充其量只能算作“工作簡歷”。由於“故事”方面缺乏可比性,因此我不得不將視線轉移到人物個性上來。
那麼,李元芳的性格是怎樣的?這方面的文章不少,其中不乏見解獨到分析精闢的佳作,但結論卻相對統一,無非是機智、英勇、幹練、真誠、堅定、內斂、冷靜云云。他的性格相當型別化,但氣質卻極為獨特。文藝作品中充斥著大量具有李元芳性格的人,他們源源不斷地向有意為李元芳編故事的人們提供著素材和範本。這樣就產生了一種現象:重塑的李元芳大多缺乏個性,故事則往往落入俗套。他們雖然得到了電視劇中的李元芳不曾擁有的屬於自己的故事,卻失去了電視劇中的李元芳那種與眾不同的精氣神兒。性格是個性的核心部分,體現個體差異;氣質是個性的裝飾品,凸顯個人魅力。有些人執著地認為李元芳和展昭基本上算作一類人,更有甚者長篇累牘地論證狄仁傑與李元芳的關係無非是《包青天》框架下包拯展昭模式的翻版。他們的洞察力過於遲鈍和粗糙,對此我只能作出這樣的解釋。芳芳的高明之處在於牢牢抓住了李元芳身上那些獨有的東西,將其發掘出來並儘可能放大。那些獨有的東西是什麼呢?比如,他殺人出手狠辣眼神凌厲,卻心思細膩,舉止風雅,瞳人清澈;比如,他憑刀槍掙得功名,高升之後卻不時流露出疲憊和病態。他的氣質顛覆了具有這種身份性格之人給人留下的傳統印象,但在進行充分的鋪墊、合理的詮釋之後,卻能在創作上獨闢蹊徑,令讀者耳目一新。《九連環》通篇都在為李元芳的氣質做著隱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