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九十六章 竹書紀年,入地眼,君不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房裡?!”葉知秋大驚失色,很快興奮不已拉著封承胳臂。“封叔,竹書紀年您得借我看看,那可是價值連城的文物啊。”

“早就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是你們一直充耳不聞。”

“封叔,難不成這本竹書紀年裡記載了和玉豬龍有關的事?”

“三十六計是匯聚兵法策略的兵書,裡面每一計策都相當精妙,可是其中之一的假道伐虢卻有待商榷,晉國想挺進中原,必須消滅阻擋門戶的虞、虢二國,可這計策本身就太過冒險,在我看來非但是好計策,而且還是用兵大忌。”

“假道伐虢挺成功的啊,晉國一舉滅掉兩個國家,怎麼不是好計策?”我問。

“成王敗寇而已,不過是晉國贏的了勝利,否則假道伐虢被滅的恐怕就是晉國。”封承正襟危坐回答。

“為什麼?”葉九卿有些好奇。

“虞、虢二國並非是小國,在當時是重要的西周諸侯國,國力雖然沒有晉國強大,但絕非羸弱,晉國假道伐虢被後世傳位兵法良計,殊不知兵家大忌便是孤軍深入,晉國大軍要攻伐虢國,勢必要經過虞國,一旦虞、虢二國聯手,晉國大軍勢必兩面受敵會被圍殲。”

“史書上不是說,虞國國君貪圖寶玉良馬,心生貪念才同意借道給晉國啊。”葉知秋說。

“史書?”封承面無表情搖頭。“史書都是勝者在書寫,上面能看到多少真實的東西,這裡談的是國家興亡,當時亂世能登上君王之位的人,又有幾個是酒囊飯袋,你真當一國之君會為了寶玉良馬,把家國社稷的安危拱手送出?”

“您是說虞國國君肯借道是另有其他原因?”我聽出封承話語中的深意。

“非但是虞國,晉國冒著孤軍深入的危險也要攻伐虢國,看起來並非是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趙閻若有所思點頭看向封承。“晉國是不是另有所圖?”

封承喝了一口茶繼續對我們說,整件事並非一句假道伐虢和唇亡齒寒能概括,首先要從晉國國君姬詭諸說起,在竹書紀年中曾記載,他的名字來源於其父活捉戎狄首領詭諸而得名。

“姬詭諸和姬渠這兩人各為國君,都是西周世襲侯爵,你們沒發現這兩人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封承問。

“都姓姬!難不成這兩人一脈相承?”程千手說。

封承點頭,姬詭諸和姬渠非但是一脈相承,關係還非比尋常,自從牧野之戰武王滅商,西周王朝為了鎮守遼闊的疆土,控制殷商後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戰功的異姓貴族派往各地擔任諸侯,以世襲的形式統治這些地區。

到西周中葉,周昭王、穆王不斷向淮夷、于越、荊楚用兵,為鞏固對南方疆域的控制,和保護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從山西、陝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漢水中游地帶,建立起隨國在內的數十封國,組成一個龐大的姬姓封國集團,史稱漢陽諸姬。

它們互為犄角之勢,負責監視並阻斷荊楚和淮夷、于越結盟,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在漢陽諸姬中最大的諸侯國便是晉國,輪關係晉國和隨國國君是叔侄。

在春秋時期隨國國力相對強盛,所以在春秋早期敢於屢抗楚鋒,成為抵禦楚國東進北伐、問鼎中原的前沿堡壘。

“晉國和隨國是叔侄的關係,又是周王同氣連枝的親戚,周王知道崑崙金闕供奉有神人,想必漢陽諸姬也應該知道,難怪隨侯會想方設法逼問彭家後人長生的秘密,原來他知道神人的存在。”葉九卿恍然大悟。

“姬詭諸征伐戎狄,並且活捉了首領詭諸,而這場史書上並沒有記載的征伐,卻在竹書紀年中詳細的記載,當時隨同姬詭諸出兵的便有隨侯姬渠的父親。”封承不慌不忙對我們說。“而且他們征伐的戎狄,你們知道是誰。”

“誰?”

“西遼河與大淩河流域的部落。”

“紅山!”葉知秋頓時大吃一驚。“那是紅山文化的發源地,他們抓獲了當時統領紅山文化的首領,想必就是從首領口中得知了月宮九龍舫和神人的傳聞。”

“對,竹書紀年是晉國史官所寫,因此對這場攻伐記錄的很詳實,從抓獲的首領口中,晉國國君得知真有長生不死的神人存在,並且以羽龍為標誌,傳聞中找到羽龍便能獲得永生,並且在部落中還有一尊青銅器物,被稱為九龍程瑞尊,得到此物便能得到長生。”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元鎮魔人

柒號小刀

玉姐

超氣小仙女

正宮極惡

絕對601

第七空間

雨霖鈴

小心惡公子

換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