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章 洋耗子,入地眼,君不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到探墓,葉九卿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他的本事可真不是吹出來,埋在地下的墓,什麼走向什麼規格,墓道在哪兒,主墓室的具體位置,葉九卿只有走一圈就能瞭然於心,而且絕無偏差。

可懸棺和崖棺,並不是中原的葬制度,是西南地區古族的葬式之一,屬崖葬中的一種。

在懸崖上鑿數孔釘以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將棺木一頭置於崖穴中,另一頭架於絕壁所釘木樁上,人在崖下可見棺木,故名。

懸棺葬工程艱險,耗資大,主要在古族的貴族中盛行,這種葬制和中原看重風水截然不同,這裡的古族的文化傳承中壓根沒有風水這個概念,他們只所以選擇崖葬,夢寐以求的就是寧靜和太平。

這些古族堅信彌高者以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報。

因此把祖先安葬於凌空絕壁之上的懸崖上,讓祖先在一個青山環抱、碧水環繞、寧靜幽美的環境中得到永遠安息。

但崖葬這東西非但麻煩,最讓人頭疼的是,懸棺的墓主生前地位尊崇,儘管隨葬品豐富,但幾乎都是原始的陶器、骨器、以及竹木等,崖葬中幾乎看不見金銀,因此誰也不願意對懸棺打主意,畢竟這麼高,稍有不慎指不定命都會搭上,而且即便得手也不會有收穫。

所以行當裡即便沒人會去尋思崖棺,這也是為什麼葉九卿如今也只能仰頭興嘆,卻一籌莫展。

“崖葬的辦法已經失傳很久,我前前後後詢問過很多人,沒有一個知道這些棺材是怎麼弄上去的。”葉九卿坐在地上,喝了一口水。“為了這事我還專門請教過七叔,他老人家說,無非就兩種辦法,要麼從下面往上弄。”

葉九卿指著對面的神山繼續說,因為能安葬在懸棺中的都是古族裡面身份和地位極其崇高的人,比如祭司或者首領,還有就是大鬼主。

這些人死後,族人會用竹片或者木材,在山底開始搭建雲臺,就如同依山建造高樓一樣,直到雲臺達到最理想的高度,就如同我們如今看到的這些洞穴,少說距離地面也有三百多米。

族人爬上雲臺直接在山體中鑿出洞穴,並且把棺槨安放其中,最後把火油澆淋在雲臺上,點燃後付之一炬,這樣懸棺便形成。

不過這種方法耗費的人力和物力難以想象,而且修建一個雲臺所需的時間漫長,有些鬼主從繼承首領後,乾的第一件事便是修建雲臺,這和中原帝王繼位後,首先著手修建自己帝陵如出一轍。

“雖然這個辦法勞師動眾,可仔細想想的確可行啊。”宮爵說。

“辦法是可行,但這裡的洞穴卻並非是用這樣的辦法開鑿。”葉九卿指著神山的下面,那是一條從山澗穿流而過的河水,山高谷深,水流湍急。“這些從大雪山流淌下來的河水終年不歇,最後注入怒江,要用修建雲臺的方式安置懸棺,山下必須先建造一處平整的地方,作為雲臺的地基,在如此湍急的河水中,這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在一些國外的文獻中看到過,還有一種說法,叫樓船安放法,就是在河水,把船隻相互連線在一起,並且固定在河水中,這樣就形成一個漂浮於河面的平臺,在此基礎上搭建支架。”薛心柔想了想說。

葉九卿搖搖頭說,樓船安放法同樣不適用,要採用這樣的辦法,首先必須選擇兩山之間的峽谷,首先得在峽谷之中修建水壩,然後讓河水上漲到一定高度,再乘船在懸崖上鑿洞安放懸棺。

不過這樣的辦法,可行性微乎其微,而且如今我們看見的神山,根本沒有建壩的地方,所以從下往上安放棺槨的辦法是行不通的。

至於從山頂上垂吊,葉九卿已經排除了這個可能,他在山頂勘查過,沒發現繩索的勒痕以及固定支架的地方。

“還有最後一個可能,七叔說叫後山挖隧法,顧名思義,就是從山體的另一側挖洞,直接挖通山壁,我思前想後,這是最有可能的辦法,可這幫古族的葬制和我熟知的截然不同,根本不清楚他們挖洞的特點和規律還有講究。”葉九卿撓撓稀疏的頭髮。“就是明知道這些懸棺是怎麼放上去,但這麼大一座山,到處都是參天大樹,誰知道洞穴的入口在什麼地方。”

“也是啊,這些懸棺少說也應該有幾百年,當初那些古族挖建洞穴留下的痕跡,早就被樹木草叢遮掩,就我們這幾個人,估計找一輩子也找不到入口。”田雞垂頭喪氣。

“如果這些懸棺是採用後山挖隧法的話,我倒是有辦法確定出入口大致的範圍。”薛心柔抬頭看著神山說。

“你們有辦法?”我們不約而同望向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極品武神

垃圾王

福氣安康

打死也不說

喜笑妍開

知恩報恩

潮熱夏日觀察記錄

Sansaga

地球上唯一的魔法師

奧巴牛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