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二章 付之一炬,入地眼,君不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點點頭。
“所謂珠聯璧合,中間那個圓孔就是用來放置隨侯珠的,和氏璧和隨侯珠其實是一件東西,不過最後被拆分成兩樣,這也是為什麼,十二祖神會讓秦帝同時找尋這兩樣東西的原因。”我說。
“可,可咱們也不知道那暗格裡裝的是什麼,你怎麼能肯定就是和氏璧的下落呢?”田雞問。
在姬渠的墓中,當時我們開啟他的棺槨,並且找到隨侯珠,宮爵無意中的觸碰讓隨侯珠突然光亮照人,從而輝映出潛藏在玉璧中的畫。
這些畫詳盡的記錄了姬渠得到隨侯珠的過程,我清楚的記得,在第二幅畫中,有人把隨侯珠敬獻給姬渠,可見隨侯珠的第一個主人並非是姬渠,在此之前,隨侯珠的來歷才是真正的關鍵。
那些畫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第三幅。
在一座連綿起伏的群山中,姬渠統領大軍駐紮在山下,而他和另一個人站在山中某處地方,他雙手捧著的隨侯珠發出耀眼的光芒。
隨侯珠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亮若皓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隨侯珠的光芒越來越黯淡,直至最終消散,姬渠長達七百年的壽命也就此終結,可見不放光的隨侯珠沒有任何特別的效果,那真正的關鍵就在於,什麼情況下,隨侯珠才會發光。
“珠聯璧合,隨侯珠與和氏璧相互靠近時會促使這兩樣東西發光。”宮爵說。
“這麼說,在第三幅畫中,姬渠帶著隨侯珠去了一座不知名的群山之中,隨侯珠光芒四射,按照你們所說,難道和氏璧就在那座群山之中?”田雞恍然大悟。“可畫中並沒有指明是什麼地方啊。”
“指明瞭,只是我們沒看見而已。”宮爵說。
“指明瞭嗎?我怎麼不記得?”田雞追問。
“那座群山的位置至關重要,姬渠應該放在一個很隱蔽的地方,我們最終是找到暗格,可惜裡面的東西被人捷足先登,暗格裡面放的,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應該就是和氏璧的下落。”宮爵說。
“如果是這樣,那這事就更不對了啊。”田雞眉頭一皺說。
“什麼不對?”我問。
“你們想啊,如果取走暗格裡面東西的人是掌櫃,說明他早就知道和氏璧的下落,按照你們的推斷,和氏璧和隨侯珠本是一樣東西,後來才被拆分開,姬渠拿著隨侯珠就活了七百多年,如果珠聯璧合的話,那這玩意的能力還不逆天啊。”田雞激動不已說。“掌櫃不就是想讓知秋媽復活嘛,他既然知道這兩樣東西的下落,幹嘛這麼多年,一直沒去找和氏璧呢?”
我淡淡一笑,雨夜後屋裡悶熱,我推開窗戶透口氣說:“掌櫃不是不去找,而是一直沒找到。”
“為什麼?”田雞詫異的問。
“你腦子反應也太慢了吧,你好好想想,姬渠為了一顆隨侯珠,連江山權力都不要了,千方百計想要長生不老,可為什麼最終還是死了呢?”宮爵白了田雞一眼,不慌不忙說。“姬渠應該也知曉和氏璧和隨侯珠之間的關係,他一直試圖在尋找和氏璧的下落,最終他只找到那座群山,可見和氏璧的下落和這座群山有關,但姬渠也不知道確切的地點。”
“哦……掌櫃是知道地,但茫茫群山,卻不知道和氏璧藏在哪兒。”田雞似懂非懂的點頭。
“解天輝是在提示我們,想找到和氏璧,就得從掌櫃身上得到,從姬渠墓中被帶走的東西。”宮爵說。
“這都幾十年了,葉九卿的本事,我可清楚,幾十年他都找不到的東西,恐怕沒那麼容易找見的,何況,到現在,葉九卿都沒在我面前,吐露過關於姬渠墓的事,他不說肯定有原因,不管怎麼樣,我都不會去問他……”說到一半,我突然望著窗外大吃一驚說。“出去看看,好像是著火了!”
火光從四合院後面的花園傳來,等我們穿到花園時,漫天大火已經吞噬了整個葬花溪,而且隨著風勢,正快速的向四合院這邊蔓延。
“愣著幹啥,趕緊救人啊。”田雞大聲說。
“不用救了,走吧,這裡還是燒了的好。”我一把拉住田雞。
“裡面還有人呢。”田雞指著花園裡面的房屋。
“葬花溪附近沒有住房,四周又是水,火勢再大也不會蔓延出去,這火擺明了就是人為的,有人想抹去葬花溪裡面的一切,裡面已經沒有人了。”宮爵說。
我們退到屋外,這裡偏遠,加之火勢太大,用不了多久,整座葬花溪便會被燒成灰燼,望著漫天的熊熊大火,我突然意識到一件事,解天輝讓我們送他來這裡,不就是想讓我們知道葬花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