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九章 觀滄海,入地眼,君不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第二天一大早趕去漁村,居然看見紀逸傑,依舊神志不清目光渾濁,身上穿了一套白麻衣服,偏著頭站在門口,一個道士打扮的人,在他站立的四方各插三支香,然後揮舞手中桃木劍,嘴裡唸唸有詞,一邊燒著冥紙,一邊在紀逸傑身邊踏著禹步。

旁邊是戰戰兢兢站立的紀天華,道士做完法事,在前面行走,每走幾步,將米粒撒向四方,口中大喊一聲。

“紀逸傑,回來吧。”

“回來了。”跟在身後攙扶的紀天華連忙應答一聲。

“裝神弄鬼。”凌芷寒搖頭低語。

“這是幹什麼呢?”我好奇的問。

“這是在招魂,遼東一代,若有人神志不清,家人便會請道士作法,帶到認定其驚悸失魂之處,把失散的魂魄叫回來。”凌芷寒不慌不忙為我們解釋。“玄學之術就是被這幫濫竽充數的人搞的烏煙瘴氣。”

紀天華的媳婦看見我們,走過來客氣的打招呼,我說要離開葫蘆島,特來向他們告辭,問紀天華這是要帶著紀逸傑去什麼地方。

她告訴我們,紀天華認為父親在出事之前,精神恍惚一天到晚往祖山跑,怕是驚擾了鬼神,在祖山丟了魂,想要去把紀逸傑的魂招回來。

我一聽心想剛好,跟在這群人後面,順道還能帶我們去紀家祖山,大約走了兩個多小時,我們終於看見紀家祖山所在。

紀家是這裡的大姓,本家的子弟死後都葬在此地,整座山到處都是墳墓,追根溯源怕幾百年前都是一家人,紀家祖山挺講究,按照輩分從山頭往下埋葬,越往上走,輩分越高。

我看著道士帶著其他人一路往山頂走,等我們爬上山早已精疲力竭,這才看見在最高處,有一座規模不小的陵墓,居然還有神道和牌坊,這可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葬制。

道士和其他人停在陵墓前作法,我圍繞陵墓走了一圈,蹲在地上來回張望四周半天:“這是一處戰國時期的墓,就是說紀家先祖有據可查是出現在戰國,但很奇怪,這墓裡並沒有埋人。”

“陵墓裡沒人?你怎麼知道?”宮爵大吃一驚。

“這裡神道是逢三之數,每三道便有條石分隔,這是衣冠葬,就是說,在陵墓裡並沒有遺體,只有死者生前的衣冠。”我站起身回答。

紀天華還帶著紀逸傑跟在道士後面招魂,這裡是紀家祖山,我們外姓人出現在這裡很扎眼,幸好其他人的注意力都被道士作法吸引,我連忙帶著宮爵和凌芷寒四處看看。

從陵墓的規格來說,真是超出我想象,紀天華說過,紀家先祖曾出過大人物,看來一點都不為過,這樣的陵墓如今還能保護完好,實屬不易。

直到我看見陵墓旁邊的一處霸下託負的石碑,有些疑惑不解,一般來說,陵墓前的碑石都是用於銘刻死者平身事蹟,但這處石碑上卻一個字都沒有。

而且最讓我遲疑的是,霸下身上託負的石碑竟然是圓形的,圓碑不是沒有,但並不屬於遼東的風俗。

至於其他地方我反覆查探,再加之凌芷寒觀看這裡風水,都沒有發現有不尋常的地方,時間一晃已是中午,紀逸傑招魂的法事做完,紀家子弟陸續下山。

攙扶著紀逸傑的紀天華看見我們,為了不引起旁人注意,我連忙上前說:“本來是要離開葫蘆島,臨行前想再看望一下紀叔,趕巧遇到你帶紀叔來這裡,就跟過來看看紀叔可有好轉。”

“有心了,有心了。”紀天華老實,根本沒有多想,滿口滿口道謝。

“這裡是紀家先祖的陵墓?”宮爵漫不經心的問。

紀天華點點頭,攙扶著的紀逸傑呆滯的目光盯著我們身後,僵直的身體像是想掙脫,紀天華好不容易才把他扶住,然後告訴我們。

“上次在我家不是說過,紀家先祖成了仙人,既然都變神仙了,當然是飛昇,所以紀家子弟就修了這個衣冠冢,別看現在紀家沒落,聽老一輩人說,代代相傳紀家在戰國時期,可顯赫一時,先祖是各國君王競相邀請炙手可熱的方士。”

“方士?!”我們異口同聲問出來。

紀天華估計不明白我們為什麼反應這麼大,點點頭,我們相互對視一眼,戰國時期,方士盛行,最早有高誓、門羨之流,從陵墓建築佈局看,若紀家先祖是方士,那甚至比高誓他們還要早出現。

可巧合的是,我們一直在追查的候公也是一名方士,偏偏紀家傳聞中的寶藏,或許又和月宮九龍舫有關,不知道,紀家先祖和這個候公之間有沒有關係。

“我看這石碑上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公主靠選秀綜藝出圈

慕綿

大軍閥

幽雨

唐朝大齡剩女

羽外化仙

[周九良]摯愛

左岸不吃梨花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