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族皇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4章 徐庶灰心棄劉備,三國醉龍圖,貓族皇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見金旋當真要斬殺鞏志,其餘將臣紛紛站出來求情,“太守,如今敵軍兵臨城下,應當凝聚軍心,此刻斬殺將臣唯恐不利軍心也。”
面對將臣們的勸說,金旋稍稍冷卻下來,隨即喝退鞏志親自率領兵馬準備出城迎戰張飛。在城外等待多時的張飛忽然看到有一隊兵馬從城中出來,不由得來了興趣,再看到那為首將旗正是武陵太守時,心中更是興奮不已,舉起手中長矛拍馬便衝了上來。
看著一個小小的劉備麾下竟然有此等猛將,金旋心中不禁起了一絲嫉妒之心,“我軍中可有哪位將士願意上前為吾擒下這敵將。”面對著金旋的指令,麾下近千人卻沒有一人敢於拍馬上去,金旋不禁大怒,狂叫一聲獨自驟馬舞刀迎戰張飛。
面對著金旋的迎戰,張飛大吼一聲猶如九天雲雷一般,直震得金旋和其麾下渾身顫抖,就連那戰馬也被這悶雷之聲所震懾,交踏著馬蹄顯露著自己的恐慌。兩將交戰在一起,縱是金旋怎樣勇武也無法抵擋得住張飛的驍勇。
只是數個回合之後,金旋便敗下陣來,倉惶撥馬逃走。臨近城門處時,城門卻是緊閉,金旋正大怒之餘,忽見城樓上亂箭射之。金旋大驚,剛想發怒,抬頭卻見城門樓上有一人正是鞏志,立於城牆之上怒指著自己道:“荊州舊主本就是皇室之身,而劉皇叔也屬皇室之人。舊主病危,皇叔與大公子共同威臨荊州諸地,而汝卻敢逆天而行不順天意,實乃自取滅亡,今次吾就帶領武陵百姓共同降皇叔也。”
說話之時,鞏志趁著金旋大意抬手一箭正中金旋面門,金旋睜著兩眼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神情一命嗚呼。隨即,鞏志令人閣下金旋頭顱獻於張飛,而鞏志則手捧印綬,率領城中將臣一同出城納降。於是乎,張飛繼零陵、桂陽之後為劉備又攻佔一個城池。戰功傳至劉備耳中,劉備滿心歡喜,當即下令表鞏志取代金旋任命為武陵太守。
且說,劉備自佔領長沙之後,一連奪下零陵、桂陽和武陵幾郡,而且可謂是兵不血刃。不單攻下城池,還順理成章的收納了四郡的武將、謀臣和兵馬。四郡兵馬加在一起竟然有四萬之餘,再加上之前劉備和劉琦兩人所帶來的兩萬兵馬,竟然有六萬之餘的兵力。這對顛簸半生的劉備來說,可謂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功績。
為了鞏固四郡的民心和安穩,劉備應諸葛亮的提議,四郡的太守職位除了長沙太守外,其餘三郡均是保持原職不便。而幾郡太守的孩子則全部跟隨主力部隊行軍,算是無意中作為一個“人質”,各郡城的主力部隊也全部調離,分別由劉備麾下幾位主將所掌管。這樣一來,就算劉備、諸葛亮等人不在其地,他們想要造反也是無能為力。
在曹操、劉備、孫權與趙煜的交戰之中,可謂是兩敗俱傷。曹操損失大將多員,兵馬借次,孫權軍中雖然無大將陣亡,但是也損失少數人馬,最為幸運的則是劉備,只有個別將員輕傷,人馬可謂完好無損,趙煜的百員親兵全部戰死,四家將也拼死沙場,最為關鍵的是趙煜的愛妻來鶯兒和胞弟趙明也損命戰場之中,這對趙煜來說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不過這場戰役下來,趙煜可謂是死裡逃生,但是一時間裡恐怕也難以從那陰霾中振作起來,這樣算下來,此次戰役成就了一個人,那就是劉備。
本來寄人籬下的劉備,為了攀得大樹,不得已和劉表的長子劉琦綁在一起,結果因為趙煜與劉琮的聯手,險些連這籬下也得以不保。後來劉表病逝,天子在曹操的迷惑下,暗下密旨引騙趙煜入荊州,攜手各諸侯圍剿殺之。這一仗可謂戰的驚險,也讓這三大諸侯的局面變得緊張萬分,曹操和孫權兩人時刻擔心著趙煜會突然兵臨城下,以趙煜的實力想要舉全部兵力進攻任憑曹操也好,孫權也好,都難以抵擋那威武雄獅的攻勢。
這樣一來,三大諸侯的相互牽制導致劉備脫癮而出,一躍翻身從一個四處逃奔的難民搖身一變成為了擁有六萬兵馬,大將、謀臣互立中堂的暴發戶,冥冥之中竟然有了和孫權一較高下的底牌。當然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不會傻到在眼下的局面去與孫權開展,那樣無疑與找死沒什麼兩樣。
而且應諸葛亮的建議,劉備暗中與孫權達成了某種協議,組成了軍事聯盟。這無論是對劉備也好對孫權也好,都是一件好事。為了鞏固雙方聯盟的關係,劉備、諸葛亮、馬良、陳到、魏延率領精銳百人親自去了一趟東吳,進行密切來往。至於在荊州的要地則有關羽等人看守,有關羽這個萬人敵把守,曹操一方不會冒然來犯,孫權也不會在此事來攻,至於遠處的趙煜更不會捨近求遠來攻,對他趙煜來說,曹操和孫權才是首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