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貨幣戰爭 二,崛起之第三帝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魯登道夫目光炯炯地看著總參謀長塞克特。“德國正在面臨災難,難道還要讓賣國的罪犯呆在臺上嗎?”
他的意思是發動政變推翻艾伯特總統!可是塞克特上將卻沉默不語。
“上將閣下,現在不是時候!”赫斯曼看到場面有點尷尬,連忙接過話題,“災難畢竟還沒有發生,人民還沒有墜入地獄,而且……現在我們的人和社會民主黨一起呆在臺上!這個責任不是艾伯特一個人的,而是所有人的。”
現在德國的政治格局非常古怪,社會民主黨是“半在野”,德意志帝國的總統是社會民主黨的艾伯特,但是內閣卻是天主教中央黨、民主黨、人民黨、民族黨等非社會主義黨派聯合組成。
也就是說,社民黨擁有總統,又是議會第一大黨,但是內閣卻不在社會民主黨手中。而且魏瑪共和國的總統也不是禮節性的花瓶,而是個權力超過皇帝的超級總統。根據憲法,艾伯特總統甚至可以實行緊急狀態統治,將自己變成一個獨裁者!
“目前的情況,是所有主要的黨派被捆綁在了一起,所有人都要對這場災難負責。”赫斯曼說。“這讓我聯想到了克倫斯基攻勢前的俄國!”
“布林什維克是在野的!”魯登道夫插了句話。其實和他合作的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同樣是在野黨。
“是的,我們不應該和社會民主黨一起去背黑鍋!”赫斯曼頓了下,目光緩緩地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最後停留在了身材肥胖,留著小鬍子的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身上。“我建議現有的內閣解散。”
“內閣解散?”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沉吟了一下,“難道要讓社民黨去承擔所有的責任?”
他明白赫斯曼的意思,從民主政治的角度出發,現在誰在臺上誰倒黴!協約國勒索的賠款根本拿不出,但是德國政府又不敢抗拒到底,最後必然是馬克準備金變成一個巨大的負數,然後德國貨幣變成廢紙。
在這種局面下,在野的黨派可以用高調吸引選民發展壯大,而在朝的政黨卻只能揹著黑鍋,最後被黑鍋壓死為止。
“責任總要有人來擔,”赫斯曼點點頭,“如果我們讓艾伯特的社民黨全面負責,那麼最晚到1923年,德國就能重新走上正軌了。”
在他的記憶中,到了1923年德國超級通貨膨脹最嚴重的時候,買個麵包要幾億馬克!最後德國發行地租馬克穩定貨幣的時候,是一萬億舊馬克換一個地租馬克!
在這種讓所有德國人都深受其害的通貨膨脹後,魏瑪共和國居然沒有馬上崩潰,不得不說是個奇蹟了。而創造這個奇蹟的原因,多半就是“大家一起背黑鍋”的魏瑪政治模式了。
“但是總統的職權很大,”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注視著赫斯曼好一會兒,他知道赫斯曼在俄國革命中所起的作用。然後他又朝塞克特上將看了一眼說:“總統可以使用緊急狀態授權,在社民黨的支援下,建立近乎獨裁的統治。”
“這取決於法國的支援。”赫斯曼聳聳肩膀,他當然知道施特雷澤曼這樣的人物根本不會擔心沒有槍桿子的社會民主黨搞獨裁,這位歷史上得過炸藥獎的大政治家一定是在擔心軍隊在社會民主黨倒臺後這麼幹。
赫斯曼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現在的選擇權在法國手中,如果他們不奪走我們的貨幣主權,完全執政的社會民主黨根本不需要緊急狀態就能鞏固權力。
反之,如果馬克崩潰。那麼德國將會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在這種情況無論是誰成為新的總統,都必須著手解決危機。只有首先挽救德國的經濟,然後才會有建立獨裁的民意基礎。施特雷澤曼先生,我想您不會認為在德國這樣的國家,在內部經濟崩潰,外部的協約國咄咄逼人的情況下,單靠少數人的槍桿子就能壓制民意,建立起獨裁統治吧?”
赫斯曼的分析讓施特雷澤曼放心了,他其實並不反對興登堡或魯登道夫來當獨裁者,對於共和民主他也不是很贊成。但是他很擔心軍方在把他們的大佬推上總統寶座後就為所欲為。現在的德國可不是1914年的德國,實在沒有力量去和英法對抗了。
“誰當總統?”施特雷澤曼問。
“我們希望由興登堡元帥和魯登道夫上將分別擔任總統和副總統。”塞克特上將回答。
“副總統?”施特雷澤曼想了想,點點頭,“的確該有個副總統。”
設立副總統是赫斯曼的提議,因為魏瑪共和國的總統位高權重,萬一在大位上去世了,總統大權由誰來代行就是個問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