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5章 關於和諧彈,崛起之第三帝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赫斯曼聳聳肩,“戰爭實際上是他們發動的。上一次戰爭是這樣,下一次也不會例外。如果這個世界上有誰想用核裂變炸彈去殺傷無辜的人民,那一定不是我們德國人。在上一次世界大戰中,我們佔領了那麼多地方,又殺死了多少無辜平民?而我們的敵人在我們投降之後的封鎖,又讓多少德國的平民送命?他們大都是無害的老人和孩子啊!”
哈恩沉默不語,一副不肯合作的死硬模樣。
赫斯曼笑了笑,說:“哈恩教授,您不願意合作也沒有關係。我們不會強迫您幫助我們製造核裂變炸彈,實際上我們不會強迫任何人。”他頓了下,“但是您不能把這種現象洩露出去,這會讓我們的敵人搶先擁有核裂變炸彈!”
說完這話,赫斯曼就提高嗓門喊了一聲:“進來!”
隨後就看見十幾個穿著便服的人員走進了實驗室。赫斯曼說:“這裡現在是禁區,什麼東西都不準碰。”
他又看著麗澤.邁特納,“女士,您願意參加核裂變炸彈的研究嗎?”
“不,我也不願意!”麗澤.邁特納回答,“大將閣下,我把核裂變現象首先告訴你們,是因為我不願意看到柏林或維也納的人民成為核裂變武器的受害者。但是我同樣不想讓倫敦或巴黎的人民被這種武器殺死。”
“沒有關係,”赫斯曼無所謂地笑了笑,“我們不會強迫你替我們工作。不過……核裂變所產生的能量完全可以用於發電。和平利用的空間是存在的,和平利用核裂變的工程會很快開始,希望女士和哈恩教授可以參與其中。”
由於濫發榮譽雅利安人證明,大部分在德國的猶太科學家並沒有離開,而且德意志人中也有很多優秀的化學家和物理學家。赫斯曼根本不擔心沒有科學家幫著造原子彈。而在封鎖了哈恩和邁特納的發現後,英美開展核裂變炸彈研究的時間肯定會被推遲。
而且“和平利用核能”和造原子彈這兩件事情之間的區隔並不大。據赫斯曼所知,都必須突破分離同位素和計算臨界值這兩大難關。而前者更需要消耗大量的戰略儲備物資(建造分離裝置可能會消耗很多有色金屬)和電力資源,幸好德國早有準備。
當然,拖慢對手的研究步伐還是很必要的。根據赫斯曼所掌握的情報,目前世界上開展“超鈾元素研究”或者類似研究(中子轟擊什麼的,這都很容易發現核裂變)的頂級科學家並不多——在1930年代這不是一個很大的圈子。除了德國的科學家之外,就是英國的阿斯頓(同位素研究的專家)、查德維克(發現中子的大牛)等人,還有一個就是美國的勞倫斯(發明迴旋粒子加速器),還有義大利人費米(他最危險,他已經發現了核裂變,但是無法解釋)。
英美的科學家赫斯曼暫時拿他們沒有辦法,不過義大利人費米這回卻是跑不掉了。
就在赫斯曼親自找哈恩和邁特納談話的時候,赫斯曼最早的助手,現任的中央保衛局副局長兼對外情報部部長卡爾.斯托克豪森少將,正坐在一架福克f.37飛機(就是赫斯曼坐著去看斯卡帕灣的那架)的機艙裡面和費米夫婦在喝咖啡。
“費米先生,夫人,你們不必擔心什麼。”卡爾.斯托克豪森本來就有一副好皮囊,現在上了年紀更加顯得風度翩翩,穿著一身剪裁得當的西服,舉止也相當優雅。如果不是他自報家門,費米夫婦是怎麼也想像不出對方是德國中央保衛局的大頭目。
“德國是個很好的地方,科學家的天堂,愛因斯坦先生現在也在那裡。”卡爾.斯托克豪森放下了手中小小的咖啡杯,笑著說,“我保證你們在那裡會有相當愉快的經歷。”
“愉快地成為囚犯?”恩利克.費米用嘲諷的語氣反問。
卡爾.斯托克豪森聳聳肩,“隨您怎麼想,反正我的責任就是將您安全地帶去德國,希望您和您的夫人別讓我為難。”
其實他也不清楚赫斯曼為什麼一定要把這個義大利科學家綁架回德國?他又不是研究武器的,抓回去又什麼用?
(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