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6章 戰略忽悠局,崛起之第三帝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雙垂尾、前三點式起落架佈局,擁有堅固機身和強大自衛火力,裝備4臺採用渦輪增壓技術的bmw700系列發動機,完全可以應付高空轟炸任務的重型轟炸機其實才是“新型重型轟炸機招標”的真正贏家,得到了最多的訂單。
而容克公司和多尼爾公司為了達到空軍要求的“高空效能”,選用了效能不是很出眾的尤莫公司的液冷式發動機。結果就是讓ju.89和do.19的空重和起飛全重都遠遠比不上安裝了渦輪增壓的空冷式發動機的福克f.36。
但是ju.89和do.19還是分別得到了30架訂單。而全部的60架ju.89和do.19現在都已經交付德國空軍,它們統統將參加今天的閱兵。
除了這60架新式重轟之外。還有另外100架j.28h也將一同出現在柏林上空。160架飛機將會在柏林空中轉上五圈,飛出800架飛機的氣勢。
而之所以要誇大ju.89和do.19機隊的規模。則是為了執行一個針對英國、法國和波蘭的“戰略欺騙計劃”——《黑色方案》。
該方案就是要讓德國的敵人相信:德國將要透過為期一年的戰略轟炸,用數千架ju.89、do.19和j.28h這樣的四發重型轟炸機去贏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這似乎是非常能夠想象的,因為《凱恩斯計劃》和擴大規模的蘇德合作,讓德國的航空工業,特別是民用客機和運輸機的生產能力遠比歷史上強大。直到1935年,福克、容克、亨克爾、福克-沃爾夫和多尼爾等五大德國航空製造業巨頭保持了20年代的領先,仍然控制著除美國、蘇聯之外,全世界70%到80%的民用航空市場。
而以民用客機/運輸機為技術基礎的中型和重型轟炸機領域,德國也比英法等國具有更大的優勢!
“很好!”赫斯曼看了眼窗外停機坪上一架連著一架,彷彿望不到邊似的飛機,滿意地點點頭,“這正是我想要的,我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有很多可以用來轟炸倫敦、巴黎和華沙的大飛機,這會讓他們感到害怕。而為了增強恐嚇的效果,我們還可以在西班牙戰場上使用ju.89和do.19。”
“可我們這樣做會不會讓敵人加快研發先進戰鬥機?”施萊徹爾還稍稍有些擔心。
“他們已經加快了!”赫斯曼笑道,“英國、法國都開始加速研究了。不過他們研究的那些空優戰鬥機對付不了我們的重型轟炸機。因為根據我們灌輸給他們的理念,這些重型轟炸機的目標是他們的大城市。因此,這些大飛機不一定要白天出擊。它們可以藉助夜色掩護去轟炸巴黎、倫敦、華沙……這樣英國人、法國人和波蘭人就需要開發夜間戰鬥機了。而這些夜間戰鬥機最終會成為巨大的浪費!”
這個時代的夜間空戰難度很大,因為還沒有輕型化的雷達可以使用,而且就算開發出了機載雷達,也不是bf-109或是噴火式這樣的飛機能裝的。一般都是用雙發重型戰鬥機裝上探照燈和雷達出戰。而這種笨重的雙發戰鬥機在白天根本作戰的能力就很差了,根本不是靈活輕便的單引擎飛機的對手。而且,就算ju.89和do.19可能在白天出擊,它們也會採取高空突防的方法。為此英國、法國就得將研發和生產戰鬥機的重點放在高空效能較好的液冷式路線上,從而讓德國在氣冷式路線上的優勢更加擴大。
當然,英法也可以和德國一樣去組建龐大的重型轟炸機群,同樣採取夜間空襲的方式去反制——不過赫斯曼不相信英法,主要是英國人真的敢在德國轟炸機沒有到來的情況下,輕易挑起夜間轟炸城市的戰鬥。
因為戰略欺騙局會讓他們相信,德國擁有更加龐大和先進的重型轟炸機部隊。而赫斯曼和戈林不一樣,他壓根就沒有把征服英倫的希望寄託於狂轟濫炸。他可沒有那麼多寶貴的飛行員去和英國人拼消耗。
而且在他看來,封鎖才是最有效讓英國的戰爭潛力嚴重受損的手段,而要征服英倫最好還是在合適的時候登陸。(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