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糊塗的克倫斯基,崛起之第三帝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列寧則頻頻向他們點頭,但同時還低聲和克倫斯基交談。他說:“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我想二月革命已經表明,人民拋棄的不僅是沙皇,還有戰爭!而且,戰爭已經難以為繼,對雙方而言都是如此。”
“不,”克倫斯基搖了搖頭,他的聲音有些高亢,似乎非常興奮,“形勢對我們有利,這是顯而易見的!你或許還不知道,美國已經向德國宣戰了!就在昨天!”
“什麼!”列寧彷彿吃了一驚,回頭看了跟在他身後的赫斯曼一眼——赫斯曼早在一個月前就告訴列寧:美國必然參戰,因為俄國革命讓國際資本主義集團看到了德國取勝的可能!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我們勝利了!俄羅斯已經勝利了!”克倫斯基興奮地揮舞著拳頭,“毫無疑問,俄羅斯將是勝利者,德國佬將會被粉碎!”
看來這個克倫斯基是因為美國對德宣戰而產生了對形勢的誤判!赫斯曼臉色平靜,根本沒有把美國宣戰放在心上……因為他早就知道德國打輸了戰爭!
“粉碎?”列寧搖了搖頭,“太樂觀了!我們沒有這樣的力量,沙皇的軍隊正在瓦解,而革命的軍隊尚沒有建立。我們沒有力量維持戰爭,最好的辦法是趁著這個機會和德國人單獨媾和……
我們可以爭取到一個相當有利的條約。不用賠款,不需要割地,或許會失去波蘭和芬蘭,但那兩國嚴格說不屬於俄羅斯,只是沙皇兼任了兩國的君主。我想這對目前的俄羅斯而言是最好的結果,即使勉強維持戰爭直到德國戰敗,我們也不會得到更多的東西。因為英法並不想見到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否則就不會有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了。”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德國佬和你這麼說的?”克倫斯基皺起了眉頭。他顯然知道列寧和德國人的關係!
“是的,”列寧居然沒有否認,點點頭道,“他們的代表應該也向臨時政府提出了同樣的要求吧?我想這是一個機會……如果我們聯手推翻主戰的資產階級,然後和德國議和,給士兵和平,給工人面包,給農民土地,那麼我們就真的贏了,事情就這麼簡單。”
列寧的語氣非常誠懇,提出的建議彷彿也是可行的。如果布林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聯手,臨時政府中的立憲民主黨是抵擋不住的。而立即議和,肯定也能為俄國贏得一個比較有利的條約……赫斯曼知道,雖然魯登道夫已經制定好了進攻計劃,但是並沒有立即實行,現在東線的德奧軍隊停止了一切攻擊,正在觀望等待和平的到來。
而且在赫爾辛基的時候,赫斯曼還從柏林發來的電報上得知,東線戰場上的出現了讓人匪夷所思的場面,前線的德軍和俄軍在這段時間非但不打仗,還湊在一起吃吃喝喝,唱唱跳跳,美其名曰:聯歡會。
這種聯歡會顯然是德國總參謀部同意的!看來只要臨時政府答應和談,德軍就不會去冒著激怒俄國臨時政府並讓東線和平曙光徹底破滅的風險發動進攻。
這樣,雙方就會以目前的軍事分界線為基礎進行談判,俄國即使會失去一些土地,也不會很多。肯定不會出現後來簽訂《佈列斯特條約》時的情況。
可這時克倫斯基的聲音變得嚴厲起來,在赫斯曼聽來彷彿是在教訓列寧……不過語氣中卻沒有多少敵意,倒有點像一個大哥在教訓誤入歧途的小弟弟。
“你太親德了,我不知道你曾經和德國人達成了什麼交易。但是弗拉基米爾.伊里奇,你在國外呆太久了,你一點都不知道俄國的情況,你也不知道臨時政府和俄國人民意志有多麼堅定,我們決心去贏得光榮的勝利,因為只有一場勝利才能拯救俄國!而任何反對這種意志的個人和團體,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說到這裡,他停下了腳步,原來他和列寧已經穿過了火車站大廳,再走過一扇大門就是火車站廣場,那裡聚集著數萬名布林什維克的支持者,他們是來歡迎自己的領袖列寧的。
克倫斯基轉過身,和列寧握了下手,語氣又溫和下來:“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外面都是你的人,好好約束他們吧,等到戰爭勝利,就會有一個民主、自由、繁榮和強大的俄羅斯了,這是他們需要的,也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說完,這個大權在握,看上去也非常傑出的男子就衝著赫斯曼、克洛伊還有克魯普斯卡婭點頭致意,然後就在他計程車兵護衛下從另一條通道離開。
列寧則轉過頭,衝著赫斯曼笑了笑:“我的朋友,這個克倫斯基就是現在臨時政府和蘇維埃中最有權勢的人……可是他卻糊塗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