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6章 日本的大捷?,崛起之第三帝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捷,大捷啊!”
東京時間3月6日,夏威夷群島的捷報傳到了日本東京的大本營。
“首相閣下,我皇軍夏威夷方面軍於昨日以強大之航空戰力向夏威夷群島以南海域上的美國艦隊出擊,取得空前之大捷!經過反覆核實,確認擊沉航空母艦2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6艘,其中擊沉的2艘航母一艘是埃塞克斯級,另一艘是獨立級……”
正在大本營會議上向首相東條英機彙報前一天的夏威夷群島大海戰結果的是陸軍參謀本部次長石原莞爾。
“我方損失多少?”首相東條英機打斷了石原的報告,問起了損失情況。
“損失了‘飛龍’、‘吞龍’合計111架,‘疾風’戰鬥機損失了56架。佔出擊機群飛機總數的23.8%,大大優於聖誕島戰役時的情況。另外,損失飛機上的飛行員還有一部分成功營救。所以實際上的損失要遠遠小於這個數字。”
哪怕是“飛龍”、“吞龍”這樣的大飛機,對日本而言也不是特別珍貴,是不能和飛行員相比的。現在瓦胡島上就存著很多備用飛機,其中“飛龍”和“吞龍”的備用機超過了200架。
所以只要機組人員營救成功,夏威夷群島上的陸軍航空兵實際上就沒有損失戰力。
東條英機滿意點了點大光頭,167架飛機換取2艘航母、1艘重巡、2艘輕巡和6艘驅逐艦顯然不是虧本買賣。而且海軍還報告擊沉了1艘輕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自身損失的飛機也只有38架。如果考慮到陸海軍都有不少飛行員獲救,再加上美軍至少也損失了100架以上的戰機,那麼夏威夷時間3月4日的戰鬥,確實是皇軍大捷了。
“看來戰機的全面升級已經取得了實效,”東條英機說,“夏威夷群島戰役,大勝可期了。”
說完這番結論,東條又看了眼日本海軍的兩個大頭目,山本五十六和永野修身。
兩個海軍頭目的臉色都不大好,因為海軍的中部太平洋方面艦隊報上來的戰果和陸軍相比太丟人了。只打成了1艘輕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而陸軍的戰果報告……久經戰陣的山本五十六知道陸軍上報的戰果不靠譜。也不能說山下奉文在刻意虛報戰績,只是海戰戰果統計非常複雜,很多情況下都要靠評估來推斷。
比如美國的埃塞克斯級航母中了魚雷,照片也拍下來的,在陸軍看來這航母肯定毀了。但實際上這艘航母很可能沒啥大礙,可以繼續作戰,頂多就是有幾個隔艙進水,讓航速有所放慢。
不過這種潑冷水的話山本和永野都不敢說,說了海陸軍還不鬧翻?東條英機又是個小心眼的傢伙,要真翻臉了非得找機會給海軍穿小鞋。
而且……陸軍的戰果雖然浮誇,但是損失不可能造假。24%不到的墜機率,20%不到的實際損失率都說明新式戰機的戰場生存能力較高,可以承受持久的消耗戰了。
而用夏威夷群島消耗美軍,不就是“捷一號作戰”中所設想的嗎?
只要能充分消耗美軍的艦載航機飛行員,陸軍虛報一點戰果又算什麼呢?
別看3月4日交戰的真實結果是日軍損失飛機較多,但是岸基飛行員和艦載機飛行員的含金量是不一樣的,岸基航空兵有100個小時的飛行時間就能馬馬虎虎上陣了。
而艦載機飛行員按照日軍的標準,必須要有一年以上岸基航空兵服役經驗,再加三到四個月的嚴格訓練……如果折算成飛行時間,500個小時是起碼的(只能飛比較好飛的零式,如果要飛重型機,1000個小時也是必要的),要不然上了航空母艦鐵定摔甲板。
所以用岸基消耗艦載,實際上就是用100個飛行小時的飛行員消耗1000個飛行小時的飛行員(美軍艦載機飛行員的飛行時間遠遠超過1000個小時),絕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不過這樣的消耗戰要一直持續下去也不可能,因為現在的夏威夷群島被美軍包圍了。位於夏威夷群島和日本本土、吉爾伯特群島、威克島之間的交通,因為中途島和約翰斯頓島(位於夏威夷群島的西南,同樣是個芝麻大的小島,因為無法防守被日軍放棄,在3月2日被美軍佔領)都被美軍佔領。
所以零式、紫電和疾風這三種飛機都無法直接轉場去夏威夷群島。雖然飛行員可以透過遠端運輸機輸送,但是在消耗完了群島上庫存戰機後,就只能用運輸船隊或航空母艦輸送飛機了——好在眼下還沒有什麼問題,因為瓦胡島上儲存的“疾風”和“紫電改”數量很多,總數(後備機)有120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