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4章 不要非暴力,崛起之第三帝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沒有人可以用和平的方式維持英屬印度帝國!如果我們不想失去這個能夠為歐洲提供大量財富的殖民帝國,那麼就不能害怕使用暴力的手段,更不能懼怕印度人的暴力!”
赫斯曼是在和希特勒一同會見訪問德國的英國首相奧斯瓦爾德.莫斯利爵士時說出這番話的。
莫斯利爵士是英國法西斯聯盟的領袖,在1943年初的倫敦劇變中堅決支援伊麗莎白女王和弗里德里希親王,因而得到了組織臨時內閣的權力——現在的英國政府並不是議會選舉的,而是直接由女王任命的臨時內閣。而女王直接任命內閣的權力則來源於《國防授權法案》。
也就是說,現在的英國處於女王的****統治之下!
而《國防授權法案》要對付的敵人,當然不是德國了。英國本土現在已經加入了歐洲共同體,是德國的親密戰友了。現在英國的敵人是昔日的盟友,美國和蘇聯。
不過英國國內反美的情緒並不高漲,被認為是倫敦事變幕後黑手的蘇聯,才是吸引英國人民仇恨的靶子。而且萬惡的蘇聯現在還在入侵大英帝國的命根子印度——對於眼下元氣大損的英國而言,印度已經不是什麼皇冠上的寶石,而是維持帝國存在同時讓幾千萬英國本土的人民繼續過他們的紳士生活的必需品了。
“首相先生,”阿道夫.希特勒看著來訪的法西斯紳士(法西斯中的紳士)莫斯利爵士那種凝重糾結的面孔,認真地說道,“現在印度問題的關鍵只有一個,就是你們英國人有沒有決心?”
希特勒此時已經下了在印度大開殺戒的決心!因為印度是英國的命根子,德國想要融英成功,就必須捏住英國的命根子,這樣英國就離不開德國了。而且擁有印度的英國也會比較富裕,融英不會給歐洲帶來經濟上的負擔,否則融進來幾千萬英國叫花子也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決心……當然是有的。”莫斯利爵士說到這裡又搖了搖頭,“但是我們在印度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決心就能解決的,我們面對的是3.8億印度人啊!”
希特勒看了一眼和他並排坐著的赫斯曼,赫斯曼接過話題說:“3.8億印度人不是問題,問題是其中有多少人在全面開戰後會站在我們這一邊,有多少人會站在敵人那一邊!我想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全面開戰?”莫斯利皺著眉頭,“和蘇聯?”
“和蘇聯的戰爭從42年6月就開始了!”赫斯曼說,“在印度,我們現在要對付的是所有想要獨立,並且真正拿起武器和我們對抗的人。我們不要什麼非暴力不合作……印度人應該明白,他們要麼合作、要麼抵抗、要麼被殺掉!沒有什麼中間路線和模糊地帶!”
赫斯曼非常清楚,在民族獨立的問題上,中間路線和模糊地帶往往意味著漸進式的獨立。鬧獨立的分離分子會打著“非暴力”和“走中間路線”這兩面大旗麻痺對手,以獲得發展壯大的空間。
而在印度,分離分子甘地就是利用“非暴力”為掩護,一步步壯大聲勢,到現在已經有點難以收拾了。如果再讓他這麼搞下去,大英帝國很快就會失去印度了。
莫斯利還是搖頭,他說:“沒有中間路線和模糊地帶的話,印度國內很有可能爆發全面內戰,我們很有可能會陷入一場人民戰爭……這將是一場難以取勝的戰爭!”
赫斯曼笑了笑,說:“打就打吧!讓甘地這樣鬧下去,你們早晚要失去印度的。如果不想失去,現在就拿出勇氣開戰!就算打輸了……最多也就是失去印度,這總比不戰而敗要好的多。而且你們勝利的把握是很大的,因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和你們站在一起。”
希特勒在旁插話道:“首相,德意志帝國和整個歐洲都支援英國!會有很多德軍投入到印度戰場上去的……只要你們拿出決心,印度人就會服從你們,勝利必然站在你們這一邊。”
莫斯利還是有些猶豫……法西斯中的紳士嘛,自然沒有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那麼狠了。
一想到3.8億憤怒的印度阿三,這位英國首相還是有點害怕了。
“實際上會有很多印度人站在我們一邊的!”赫斯曼又把話題從希特勒那裡接了過來,“現在國民大會黨可以把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搞得那麼大,就是因為你們太軟弱了,以至於讓參與獨立運動的人們覺得他們不必付出什麼代價就能把印度從你們手中奪走。
如果你們和我們有不惜一戰和進行大屠殺的決心,那麼絕大部分印度人就會退縮!而且還會有很多人站在我們一邊……因為一場暴力的獨立運動要付出的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