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2章 收復澳大利亞的機會?,崛起之第三帝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赫斯曼提及的就是b-29遠端轟炸機!
歷史上日本在太平洋戰敗,戰略上的原因當然是國力的巨大差距。而戰術上的原因,除了中途島的兵敗、南太平洋的消耗和美國潛艇破交戰的成功之外,大概就是b-29的戰略轟炸了——給日本最後一擊,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的,也是b-29!
而在當下,用b-29轟炸日本本土是不可能的。美國根本找不到能夠得著日本本土的機場,除非蘇聯對日宣戰。不過眼下早就是個“泥慈父”的斯大林哪裡有功夫去和日本較量?
可是這也不意味著可怕的b-29轟炸機沒有了用武之地。b-29可以用澳大利亞西北部起飛去轟炸東南亞的油田!而以b-29的高空高速效能,日本恐怕很難進行防禦。
而一旦日本在東南亞的油田被美國轟炸機摧毀,日本的戰爭潛力將會急速下降。
“是那種效能不亞於me264的遠端飛機嗎?”凱塞林眉頭深皺,他也一直在為這種飛機頭疼。“雖然不知道它們作為轟炸機的效率如何,但是作為遠端偵察機也它們也能大幅提升美國潛艇的作戰效率。一旦佈署到澳大利亞,日本人的運油船恐怕會損失慘重啊!”
用偵察機和潛艇打配合的戰術是德國人發明的,在北大西洋上取得過很好的成績。
而當時德國人使用的是fw-200改裝的偵察機,不僅航速、升限和作戰半徑都不如b-29,連機載電子裝置都比b-29差了不是一點半點——當時德國的機載雷達還是第一代,可沒有如今可以探測幾百公里的高效能機載對海搜尋雷達。
可就是效能不怎麼讓人滿意的fw-200在北大西洋,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因為最理想的潛艇破交戰術就是叢集設伏,以日本護航驅逐艦的反潛能力(日本的驅逐艦數量太少,而且大都集中於主力艦隊),如果遭遇數十條潛艇的狼群伏擊,肯定會損失慘重。
而叢集伏擊的難點,當然就是提前發現敵方的護航船團了。如果不能足夠早的發現敵人,就只能在幾個關鍵的海上通道(臺灣海峽、巴士海峽)設伏,但是日本現在還是有一定數量的反潛巡邏機(大部分是用陸上攻擊機和水上飛機改裝的,但也有一部分效能良好的“東海”反潛巡邏機),足以對重點海域進行封鎖巡邏——潛艇面對效能優越反潛巡邏機其實也不是沒有反抗之力的,潛艇上是有高炮的,而且在大西洋戰場上還有經過特殊設計的防空潛艇(在這個時空是英國人發明的,美國人現在也有這玩意兒),打掉過不少德國的反潛巡邏機(用fw-200改裝的),而德國也美國東海岸使用過同樣的手段打美國的飛機……
不過潛艇在面對飛機的時候,終究是比較弱勢的。所以b-29(偵察型)一旦出現在南中國海,對於日本的反潛作戰將會夠成極大的威脅!
“這下我們的日本朋友要倒黴了。”凱塞林元帥是長期奮戰在反美戰鬥第一線的指揮官,知道美國有多難對付,所以也非常清楚日本的價值,“路德維希,我們不能讓美國人摧毀東南亞的油田,也不能讓他們的破交戰得逞。”
赫斯曼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凱塞林又說:“可以向日本提供fw-190c/d型號用於高空截擊作戰。”
在這個時空,德國雖然沒有遭到過戰略轟炸,但是在赫斯曼的指示下,德國一直都很重視高空高速截擊機的開發。現在德國空軍主力的高空高速截擊機就是fw-190c/d系列,另外並沒有量產的me262噴氣式飛機實際上也是一種高空高速截擊機。
現在要德國大量提供me262給日本是不可能的,日本也裝備不起(1個小時2噸高質量航空煤油,100個小時換2臺超貴的噴氣式發動機),不過fw-190c/d系列的高空截擊機日本還是用得起的。
“不能提供,”赫斯曼想了想,卻否決了凱塞林的建議,“還是讓我們的航空隊和雷達進駐泗水吧……可以讓日本人把泗水港交給我們,我們替他們擋住美國人的轟炸機。”
“泗水?”凱塞林一時沒想明白赫斯曼的意圖,還是海軍大將卡納里斯反應快,馬上反問說:“帝國元帥,您想幫助英國收復澳大利亞嗎?”
位於爪哇島東部的泗水港距離澳大利亞西北海岸只有1600多公里,是從東南亞進攻澳大利亞的跳板。
對現在倫敦的英國政府而言,澳大利亞是被美國控制的“淪陷區”,必須設法收復。而德國當然也想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變成歐洲共同體的領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