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3章 列寧格勒問題,崛起之第三帝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會提前下達指標,比如5%,這樣大部分人就會心存僥倖,還會變得異常順從。而幾次5%的清洗後,想要消滅的敵人差不多也就被消滅乾淨了。
哦,其實沒有消滅乾淨!因為發生了這場偉大的衛國戰爭……由於1942年的損失和現在正在發生的巨大損失,蘇聯紅軍現在急需補充兵員和軍官。
所以對紅軍官兵在政z上的要求也在不斷下降,許多本來應該在勞改營裡面爛掉的***分子,現在也被招入了紅軍,得到了重新做人的機會。
而列寧格勒城內30萬武裝的***分子家屬當然也不能統統都送去西伯利亞。
“列寧格勒城內的民兵要分批調出,打散後編入紅軍各部隊。”斯大林接著往下說。“這個工作應該在肅清***分子之前完成。”
先把可能被***分子滲透的軍隊調走,然後再進行肅反……斯大林的鬥爭藝術還是非常高明的。
在安排完了得心應手的肅反工作後,斯大林又開始和最高統帥部的同志們討論讓他萬分頭疼的軍事問題了——列寧格勒城內的***分子容易對付,但是列寧格勒城外的德國人和白俄不好對付啊。
“朱可夫同志,說說你的想法吧。”斯大林點了朱可夫的名,這位前任的加里寧方面軍司令員在幾天前取代了性格軟弱的沙波什尼科夫成為了紅軍總參謀長。而沙波什尼科夫則改任副國防人民委員兼總參軍事學院院長……其實就是個閒差。
“好的。”朱可夫站起身,走到了一幅佔了差不多一堵牆的大地圖前,然後從一位參謀人員手中接過根特長的教鞭,指著地圖上列寧格勒-斯摩稜斯克一線地區。
“總書記同志,”朱可夫說,“目前蘇德戰場上出現的情況是德軍集中力量攻擊我西南方面軍,同時我中央方面軍、列寧格勒方面軍和加里寧方面軍(司令員是費久寧斯基)面臨的壓力較輕,在某些戰場上還處於相對優勢。”
由於第1裝甲集團軍(加強了第2、第24和第60裝甲軍)的主攻目標轉到了左岸烏克蘭,因此蘇聯的西南方面軍現在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而同時,德國在中路和北路的裝甲叢集力量就變得薄弱了。用於中路的第3裝甲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總共只有3個裝甲軍(5個裝甲師加5個裝甲擲彈兵師)。
而在北路的列寧格勒附近,德軍的北方集團軍群連一個德國裝甲師都沒有,只有3個裝甲擲彈兵師、1個匈牙利裝甲師和一些白俄的裝甲部隊。
朱可夫接著說:“由於敵人的中路和北路被削弱,因此目前加里寧方面軍仍然控制著一部分普斯科夫-大盧基鐵路線。而中央方面軍也仍然控制著斯摩稜斯克市,並且在那裡和德軍的中路軍主力展開激戰。”
“也就是說我們能在列寧格勒附近或是斯摩稜斯克附近打一場殲滅德軍主力部隊的會戰?”斯大林聽了朱可夫的介紹,頓時就來了點兒勁頭。
“殲滅德軍主力部隊是不可能的,”朱可夫是不會順著斯大林的意圖說話的,“因為我們的加里寧方面軍、列寧格勒方面軍的中央方面軍沒有多少坦克部隊。”
這話隱約有些責怪斯大林,因為是斯大林不斷從北路和中路抽調坦克集團軍去打結合部會戰的。
“而且,德國人還擁有壓倒性的空中優勢,這極大的限制了我軍的攻勢作戰。”朱可夫說,“因此我們能夠在斯摩稜斯克和列寧格勒周圍取得的成功,就是將敵人逼退,以解除列寧格勒和莫斯科的危機。”
斯大林連連點頭,朱可夫這次的提議是非常合乎他心意的。因為左岸烏克蘭的危機無論如何不會馬上威脅到布林什維克黨在蘇聯的統治。而列寧格勒和莫斯科的危機,則有可能讓布林什維克黨滅亡。
而布林什維克黨只要沒有亡國的危機,那麼在瑞士的談判桌上,蘇聯就有可以討價還價的籌碼了。
“朱可夫同志,你準備怎麼逼退在列寧格勒和斯摩稜斯克周圍的德軍?”斯大林感興趣地問。
“先向波羅的境內發起佯攻,然後再集中兵力重點打擊列寧格勒周圍的德國北方集團軍群。”朱可夫說,“只要我們可以將北方集團軍群擊退,那麼突入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德軍裝甲叢集就會顯得孤立,而且其後勤也會變得困難(因為無法恢復鐵路運輸),從斯摩稜斯克附近撤退就會變成必然之選。”(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