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4章 法蘭西不哭 二十四,崛起之第三帝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抵達巴黎的同一天,英國首相丘吉爾也從倫敦飛過來了。
“魏剛上將已經上任了,”保羅.雷諾努力做出一切還在掌握中的樣子,“而且第2集團軍還突出了德軍的包圍圈,目前正在向蘭斯前進。另外,我們還組建了新的裝甲師、輕機械化師和摩托化步兵師。相信情況會逐漸好起來的。”
“那可實在太好了,”丘吉爾笑著點點頭,彷彿也對法蘭西的前途充滿信心。“比利時的情況呢?我們在比利時的部隊能順利突出嗎?”
“沒有問題,”保羅.雷諾說,“19日下午,甘末林上將就下令突圍了。”
“哦,是這樣啊。”丘吉爾點點頭。
這事兒他早就知道了,不過他對幾十萬大軍能否從陸上突圍並不抱太大希望。因為這幾十萬軍隊很快就要被德國人裝進口袋了,就算他們能突圍,還得被德國人的裝甲部隊追殺。
而且,就算能有部分主力逃脫,也是逃到巴黎去……
丘吉爾頓了頓,彷彿在斟酌用詞,“總理先生,現在聯軍有了新的總司令,這是一個轉折的開始,但是比利時的聯軍卻沒有新的司令官。”
雷諾明白丘吉爾的意思,他說:“聯軍在比利時打得不好,是應該有一位新的總司令了。首相,您有人選可以推薦嗎?”
“有,”丘吉爾說,“我推薦英國遠征軍總司令維裡克上將!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人,一定會帶領部隊走出困境。”
雷諾想了想,覺得讓一個英軍軍官來指揮部分聯軍也沒有什麼,於是就點頭答應了丘吉爾的建議。
不過此時的保羅.雷諾總理怎麼也不會想到,丘吉爾在19日已經下令海軍部制定組織遠征軍撤退的計劃,代號“發電機行動”了。
……
“第1裝甲集團軍到哪兒了?”
措森的德軍總參謀部內,赫斯曼元帥又一次問起了第1裝甲集團軍的動向。他當然知道“發電機行動”,也知道“敦刻爾克奇蹟”,不過他並不打算讓英國人得逞!
現在的希特勒基本上還是個政治領導人,不怎麼過問具體的軍事指揮行動——因為恢復義務兵役制、進駐萊茵區、吞併捷克、入侵波蘭等一系列軍事行動,都是德國國防軍在主導,所以希特勒在軍隊中的威信不是太高,他自己對於軍事也不大自信,根本不可能去幹預一堆元帥、大將、上將的指揮。
所以現在打不打敦刻爾克的決定權在赫斯曼、哈曼施坦因和龍德斯泰德手中,和希特勒沒有太大的關係。
“第1裝甲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英吉利海峽了!”哈爾德從一個參謀手中拿過報告,看了一眼就興奮的喊道,“在阿布維爾附近。”
“阿布維爾?”赫斯曼想了想,“距離加萊和敦刻爾克還有100公里以上呢!”
現在比利時的英法聯軍從陸路撤巴黎的通道被切斷了,但是他們還能從海路撤退。
“24日,最晚24日就能佔領加萊和敦刻爾克。”哈爾德說,“而且,我們佈署在海因斯貝格縣的海軍飛機可以飛到加萊和敦刻爾克。”
“光靠飛機不足以殲滅從海路撤退的敵人,”赫斯曼自言自語地說,“從敦刻爾克撤退不過75公里就能到英國,如果英國人動員民船進行搶運,還是能把人撤出去的……”
“開始轟炸敦刻爾克和加萊的港口設施!”赫斯曼下了道命令。
在原本的計劃中,沒有打算轟炸加萊和敦刻爾克的港口(其實赫斯曼早有打算,只是一開始不說),因為這兩個港口是可以被德軍利用登陸英國本土的。
“好,我立即去安排。”哈爾德沒有任何異議。因為轟炸港口不需要動用ju87和hs-123這樣的對地支援飛機,甚至用不著出的ju88,只要拍he-111去就行了,這些水平轟炸機現在的任務可不多。
赫斯曼點點頭,又吩咐道:“告訴凱塞林,在24日前務必徹底摧毀加萊和敦刻爾克的港口設施!另外,命令海軍航空兵司令部配合空軍的行動。”(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