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飾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六章 公子凝眉傲驕現世,最強亂世崛起,糊塗飾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列侯小鎮,這裡並沒有出過任何一個侯爺,百年來,從列侯走出去的最大官也只是個“集候長”,這只是大約相當於後世縣城裡協調計劃生育的街道主任職權的豆丁小吏。
列侯,乃是南沐境內最接近大芷國承祖郡的邊陲小鎮。
沒有名人、不出大官,並不減弱小鎮作為兩國間交通要道、集散樞紐的重要地理位置。
鎮子上唯一的小酒家,是在商路邊上搭起的兩間由竹子和樹枝湊起來的茅屋,儘管佔地不大,牌匾卻十分引人,名曰“烈馬揚塵”。
九月初九,按說家家戶戶都要重陽祭祖,九九遠遊,那可是千百年傳下來的定數,即便南沐這樣以“忽圖聖教”為國教的南部荒蠻之地,這些佳節慣例也是舉國遵從。
只是今年的重陽日與往年多有不同,穿梭來往於大芷、南沐之間的商隊取代了往年在邊境打獵郊遊的世家公子、大戶少爺,成為一道奇特的風景。
清晨,“烈馬揚塵”已經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水患解除之後的兩國商人如同吃了鱉精的餓狼,奔跑著、吆喝著、催促著,讓平日裡就已熱鬧非凡的商道更顯嘈雜。
沒有誰注意到一個身形消瘦、滿面疲憊的少年,不知何時已經無聲無息地在小酒店一個角落裡坐下,裸露的上身和破爛不堪的行腳褲看上去活脫脫一個底層謀生活的苦勞力。
“烈馬揚塵”的主家是祖孫倆兒,爺爺大概六十許人,一付在塵世間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小商販模樣,總是弓著腰,肩頭掛著似乎永不漿洗的毛巾。
別看上了年歲,老漢卻是耳目聰靈,手腳勤快,客人一招呼,他就會用最麻利的手法擦抹出貌似乾淨整潔的桌椅來。
小孫子大概十一二歲,虎頭虎腦的惹人喜愛,自古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傢伙早就修煉得滿嘴跑馬,自己應付起兩地往來客商各色人等,足可謂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前夜,逃出生天後,知楓執弟子禮再次隔空遙拜大殿,按書簡說明小心閉合了大殿天頂,知楓便沒有絲毫遲疑,急行出谷。
三年多萬山千澤之地生活的經歷,使得知楓在群山中如鳥翱翔,迅速穿梭于山路、小路、大路、商路,知楓並不知道自己身處何地,但畢竟算是重返人間,再見煙火。
身上沒有銀錢,知少爺雖是肚餓心塞,卻做不出欺行霸市攔路搶劫之舉,無奈腹中飢腸轆轆,酒飯的香氣又何等勾人,知楓口水生生地幹吞著,兩隻賊眼爍爍放光,恨不能施展神偷三隻手弄點果腹的口糧。
正無奈躊躇間,小酒肆店家老漢彷彿背後長眼般甩過來一件裹著雜糧大餅的粗布衣衫,隨後招呼道,“小兄弟幫著老漢照顧一下客商。”
迎來送往無數人,老漢那眼要多毒有多毒,一瞥間早已看出知楓窘態,觀察許久,看出知楓雖是被飢餓折磨得苦不堪言,卻還能強忍著沒有任何出格舉動,心下稍動,遂伸手相助,其方式卻不顯出施捨,免得少年難堪。
知楓默默起身,學著二人樣子開始幫著收拾打理起來,世間百態,凡者在塵。
一陣馬蹄急響,二三十騎從商道遠處賓士而來,呼喝聲起,“茶道巡檢,客商止步!”
塵土飛揚,酒家裡一片嘈雜,多數客商慌忙起身,有的奔向自家貨物,有的四處翻看尋找路引。
眾人手忙腳亂間,騎馬軍士已四散開將“烈馬揚塵”團團圍住,馬鳴聲嘶中衝進一群身挎腰刀軍士打扮的漢子。
領頭之人約莫三十歲上下,瘦長臉,吊角眼,一臉苦相。站定後,這廝環視眾人並不說話,徑直走到一桌客商面前,抄起桌上酒壺,“咕咚咕咚”猛灌幾口,臉色忽地沉下來,“大家稍安勿躁,香河縣尉茶道巡檢!”
南沐國盛產茶葉,以味道醇正、入口留香名揚當世。
茶道大利,稅賦尤重,百年來已成為南沐國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富貴險中求,南沐國大小茶商為了贏取鉅額利潤,走私夾帶脫逃稅銀已成慣例。
今夏連續余月,南沐與大芷交界地帶洪災漫天,商旅斷行,秋茶眼見得已經摘採烘焙十數日,要是不能賣出交易,壓存手中,新茶變陳茶,一眾茶商可要投河跳井血本無歸。
只是眾人因為手裡積攢了幾批的貨物,為了途中少生變故,今次大多茶商倒是不約而同交齊茶稅,只為了能順利走完這次商旅。
誰都知道世情多變,水患對大芷和南沐的影響不同,兩國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有些微妙。
大芷雖然不是水患發源地,但受災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