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飾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零四章 最牛棋局!,最強亂世崛起,糊塗飾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章寫了快3600字,而且整整寫了一天,嘿嘿,但俺猜到,這一章書友們卻不一定愛看,為啥,因為太多的專業詞彙和描寫了…
老糊是棋迷,但是從開始寫文,快一年了一盤棋都沒下過,雖然咱是臭棋簍子,但那也是俺的業餘愛好啊,為啥不下了,因為要碼字…
這一章這麼寫,我想過可能會把俺有限的幾個書友嚇跑了,但思前想後我還是決定這樣寫下去,因為圍棋是國粹,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真心說,要比那些有些那啥的遊戲有意義的多,我還是堅持宣揚一下國粹,傳遞正能量,求支援!求理解!
***
翠娘伸出胳膊,將二麻子攬到懷裡,摸著他的小腦袋瓜,好一通哄,看得知楓、陳驍、龍姆幾個齷齪貨,雙眼噴火,恨不能自己是那個二麻子了。
分別收拾好棋子,知楓先對‘笑月’老人一躬身,深施一禮,然後才正襟危坐好,伸手抓起一把白子,放到棋盤上。
按照圍棋的規則,雙方下棋的方式可以分為,分先、讓先、讓子幾種,在日本的規矩中,還多了‘先相先’這樣的規矩。(當然這些都是後世的叫法,古時叫法不好懂,這裡就不說了,大家不要糾結啊嘿嘿。)
簡單說,就是對弈雙方誰先落子誰就會佔到更大先機,這就是所謂‘先手’,因此從日本回傳的現代圍棋規則中,為了平衡先下和後下的利弊關係,加入了‘貼目’一說,即是,先下一方在終局時要讓後手者3又3/4子,才算贏棋,否則就是輸。
但在古時,古代規則中並沒有‘貼目’之說,因此誰下第一手,會對手談勝負的走勢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此刻,知少爺這種做法卻是有個專有名詞形容,稱為‘猜先’。就是對弈雙方誰也別吵誰也別鬧,大家猜猜看,誰運氣好誰先走棋。
但‘猜先’過程中也是有講究的,後生晚輩挑戰者一方,會抓起一把棋子,而‘上手’者則一般拿起一、兩個子,雙方放到棋盤上數個數,誰猜對了奇偶,誰執白先行(現代圍棋是執黑先行),然後雙方還可能交換位置,重新施禮…這裡面的門道其實很多。
眼下知楓這是做足了禮數,甭管輸贏,恭敬之心先擺出來,別讓人家‘笑月’老頭挑刺兒。
‘笑月’老人點點頭也不說話,兩人猜先結果,卻是知楓執白先行。
只不過,第一手,知楓竟然下在了‘天元’位!
何為‘天元’?
所謂天圓地方,‘天元’的說法就是圍棋盤中間最中央的位置。
對於19X19的棋盤來說,其交叉點一共有361個,是奇數。因此,除了縱.橫最中間的那個點之外,其他位置都有反方向的對應點存在,知少爺這一手棋,卻是下在了棋盤上,獨一無二的之處。
顯然,上來就搶佔‘天元’位,讓‘笑月’老人一下子含糊了,尼瑪沒見過啊,這種招法的確奇特,就算他所打的古譜中,第一手搶佔‘天元’的棋譜不能說沒有,但卻是少之又少,絕壁算不上常見套路,現實中‘笑月’更是從來也沒有遇到過有人這樣下。
‘笑月’一愣,竟然沉思良久才在棋盤左上角‘五、五’的位置落下一顆黑子。
‘五、五’就是無論豎著數、橫著數,都是第五條線,在那裡的交叉點被稱為‘五、五’位。
知楓見了,心中暗自點頭,古時下棋,更注重中央地盤的爭奪,而不是像現代這樣講究‘金角、銀邊、草肚皮’,開局基本上都是下在三、四線的位置,就是所謂‘低位’!
經過上千年的研究,四個角上的實地最大,最容易佔,其次是四條邊,最難的就是搶佔中央大肚子。
因此說,古時手談追求佔據中間的思路,的確和現代圍棋的下法相左。
見到‘笑月’落子,知少爺想都不帶多想一秒,直接就在右下角對應的‘五、五’位置放下一顆白子。
左上對右下,正好形成了基於中間‘天元’位置的‘中心對稱’圖形。
‘笑月’老人略一思考,繼續落子。
而知家小哥,卻根本不帶琢磨的,只要‘笑月’一走棋,立馬就在棋盤相對的另一端同一位置落子…
這樣你來我往下了十幾手,‘笑月’老人見汗了。
為哈,知少爺這是在下‘模仿棋’啊!
雙方的棋型,除去正中間‘天元’一顆白子之外,竟然一模一樣,分毫不差!
換句話講,知楓就是在模仿對方走棋路數,你‘笑月’老頭兒如何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