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風吹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六十八章 不對!,醉迷紅樓,屋外風吹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輔政大臣馬齊,雖然資歷不如李光地與陳廷敬,但是亦是跟隨太上皇數十年,備受寵信的老臣。
若非如此,也不會在太上皇閉關時,與李、陳二相一起,被列為輔政大臣。
而忠順王贏遈,也不至於將他視若派系的定海神針。
在被隆正帝忽然暴起,以暗子密間打的慌亂不堪,幾無招架之力時,匆忙祭出此老,瞬間海晏河清。
可見其威望之隆,地位之重。
因此,他對太上皇的筆跡,絕無認錯的可能。
既然他當殿點頭承認了,也就是說,這份太上皇的手諭,必是太上皇親筆所書。
如此的話,那麼……
現下雖是五月豔陽天,殿外烈陽高照。
光明殿內更是人頭湧動,熱氣橫流。
陛壇上的冰鑑,也只能保得龍椅周邊的清涼。
可是,百官們卻無人感到炎熱,哪怕一個個都滿頭大汗。
然而大多數人,卻只覺得遍體生寒,甚至是冰寒入骨。
怎會如此?
怎能如此?
無數人生出這樣的疑問。
那可是至高無上的皇權啊!
歷朝歷代,哪個拱手讓出皇權的太上皇,能得善終?
天家無親情,至高皇權之下,一切父子兄弟叔侄之情,皆為虛妄。
太上皇難道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百官們正是深知這一點,才會放心大膽,甚至是肆無忌憚的與隆正帝抗衡,打壓……
太上皇對於這種情況,也是採取默許的姿態。
可誰知如今,太上皇卻……反手一擊。
群臣們無不感到深深的寒意。
天要變了……
只是,太上皇啊,您老人家究竟是怎麼想的?
大多數人都在迷茫,都在慌亂,都在不解……
但這群人能夠站在這裡,尤其是前方的那幾排高官。
他們治國安天下的能為或許不夠強,但論起心術權變之道,卻絕對皆為當世第一流的人物。
賈環和索藍宇兩個青頭小子能夠想到的,他們自然不會想不到。
先前,也只是被權術至上的心態給迷住了眼。
此刻方才想起,相比於皇權而言,對太上皇來說,長生,或許更為重要。
在想通這點後,大多數人的臉色,卻更難看了。
孫誠等人,更是面如死灰。
上次宮變逼宮之時,他就充當過一次排頭炮。
不過後來清算時,隆正帝受困於太上皇保持朝堂安定的諭旨,因此抓大放小,只圈禁了葛禮和陳夢雷兩個內閣閣老,卻放了他一馬。
可是如今,太上皇徹底放權。
以隆正帝的心性,用膝蓋想,也不會放過他,他該大禍臨頭了……
至於太上皇……
現在誰還指望太上皇,誰特麼就是真正的二傻子!
太上皇以百官為磨石,磨了隆正帝整整二十年,將其磨成了今日之恐怖心性,令人思之而生畏。
既然隆正帝已經功成圓滿,那麼磨石,還有何用?
帝王之術,從來都講究一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聖人之下,皆為螻蟻。
帝王眼中,又何嘗不是如此?
因此,太上皇絕不會救他。
或許,看在舊情上,李光地馬齊之數十年老臣,太上皇會照顧之。
可是靠賄賂忠順王起家的孫誠,在太上皇眼中,怕是連條狗都不如!
念及此,豆大的汗珠,不斷的從孫誠肥胖流油的臉上低落。
他臉上的肉都在顫抖著,面色慘白,目光驚恐。
不行,絕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
絕不能。
他不想被抄家滅族,他不想被滿門抄斬!
他還想活,他還想活……
眼中閃過一抹狠辣的厲色後,孫誠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激昂道:“陛下方才之言,臣有不同之意,著實不敢苟同!”
光明殿內,沉悶凝固的氣氛,被這一道聲音打破。
無數人的目光驚訝,甚至驚駭的看向了跪在大殿中央的孫誠。
有人憐憫,有人欽佩。
這算是,寧死不屈嗎?
這算是,拼死一搏嗎?
這算是,文人的風骨嗎?
了不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