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反了算了
妖怪不好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反了算了,大明:讓你奉旨監國,你去修仙?,妖怪不好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奉天殿內,寂靜如墨。
老朱眉頭緊鎖著,耿炳文是跟著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將,他對耿炳文的能力自然十分清楚。
當年對線張士誠的時候,耿炳文駐守長興城十數年,以一萬之兵力守城,拒十數萬於長興城之外,一舉成名。
就連常遇春這等睥睨天下之輩的驍將,都稱耿炳文為‘宿將’,不敢對其有分毫輕視。
毫不客氣的說,如果在原有歷史中,建文帝不把耿炳文換掉,就算朱老四再牛叉,估計耗也會被耿炳文耗死。
史載:“長興為士誠必爭地,炳文拒守凡十年,以寡御眾,大小數十戰,戰無不勝,士誠迄不得逞。”
若是被稱為‘防禦大師’的耿炳文都守不住嘉峪關,那世間恐怕是再無人能守。
然而,當下之嘉峪關的戰況,與當年的長興城之情況卻是有著極大的不同。
雖說嘉峪關的守城邊軍也不少,足有二十萬之眾。
可一旦帖木兒主力大軍開赴至嘉峪關外,那嘉峪關外將有一百五十餘萬大軍,這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
一百五十萬,一人一塊磚都能把嘉峪關給硬生生拆了。
“這死瘸子,老家不要了?”
老朱忍不住爆粗。
這可是整整一百五十萬大軍,這帖木兒瘸子估計是把老家都搬空了。
“即刻傳令,讓常茂帶京營大軍火速趕赴北境。”
老朱凝聲道,停頓片刻,又是說道。
“聽從朱棣節制。”
常茂一到南境,便是發起了對吳哥的最後一戰。
當下南境四國已經徹底平定,常茂正在處理四國的善後之事,這一趟平定四國之戰很是順利,前去征伐南境的三十萬京營大軍,死傷並不嚴重。
死亡萬餘,輕重傷接近四萬,刨去這些,還有二十五萬生力軍。
如果將這些剩餘的生力軍投入到西北戰場,再加上嘉峪關守城士卒和朱棣目前在北境整合的第二防線軍隊,那大明等於是在西北戰場佈置了近六十萬的戰力。
這還不包括隨著藍玉消失無音訊的那三十萬。
雙方兵力加起來,赫然超過了兩百萬,說是世紀大戰也絲毫不為過。
至於南境剛踏平的四國,以沐英在南境的威望來接手,問題不大。
“遵旨。”
劉伯溫身為內閣首輔,具體怎麼排程的執行層面,自然是由他來操作。
老劉望著跟前高坐龍椅之上,面色威嚴的老朱,不知為何,他有一種夢迴洪武初年的錯覺。
“無上皇陛下,太上皇陛下。”
“臣,有一事啟奏。”
閣臣中的楊榮此時則是站了起來,突然說道。
“說。”
老朱瞥了眼楊榮。
他記得朱雄英跟他提過,這楊榮素來知兵,針對當下之局勢,難不成有什麼好的建議?
“臣擔憂,當下舉國之兵皆調往西北,若是京師有難,該如何是好?”
楊榮此話一出,眾人都是皺起了眉頭。
這話,很有道理。
善戰之兵都調往了西北,一旦京師有難,將面臨無兵可用的境地。
但是仔細一想,倒也不必擔心。
畢竟當下之大明境內,國泰安寧,並沒有不臣反賊,倒也不必擔心如後世崇禎那般被偷襲了老家。
“京城防務可由新軍接手,雖戰力有限,但應付當前之境足矣。”
兵部尚書鐵鉉開口稱道。
自倭國之戰結束後,他便是開始籌建新軍。
雖說這些新兵還沒有經歷過系統化的訓練,更是沒有絲毫戰場經驗,但好歹也是十幾萬鐵骨錚錚的漢子,再加上應天府的城牆雄厚,守衛京師還是有一定自信。
“嗯,此事即刻著手去辦。”
“京城防務,全權交由徐輝祖來節制。”
老朱點了點頭。
雖然都不覺得京師會被人偷襲,但防患於未然總歸沒錯。
……………………
國泰安寧,戰火連綿。
在古時,之所以一場戰爭能夠把偌大的國家拖垮,甚至導致亡國。
比如隋煬帝,隋朝滅亡的核心因素就是三徵高麗的失敗。
拖垮的原因,無異於兩個方面。
軍糧,二,運軍糧。
軍糧消耗就等於是燒錢,大軍開拔之後需要源源不斷的補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