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人間泰皇(7.1k字求訂閱!)
妖怪不好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人間泰皇(7.1k字求訂閱!),大明:讓你奉旨監國,你去修仙?,妖怪不好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貧僧道衍,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道衍跪地,磕頭,臉上神色依舊是那一副不悲不喜之狀。
“姚廣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州人。”
“入佛門,拜道學,精通儒釋道三法,洪武八年得詔入京,洪武十三年,入天界寺僧職,洪武十五年,以‘臣奉白帽著王’得朱棣賞識,成其首席智囊,隨其北上入燕,為慶壽寺住持。”
朱雄英澹澹說道。
對這黑衣和尚以往六十三年的生平,如數家珍。
跪在地上的道衍聽得心中愕然,他怎麼都沒想到,自己不過只是一個年過花甲的老和尚,也從未在人前有過什麼功業昭著,為何會被眼前這位年輕的皇帝陛下如此惦記。
這也難怪道衍驚訝,畢竟史載中的道衍之所以為天下知,那是因為朱老四靖難成功之後,論功以道衍為首功,而在靖難之前,天下無人知姚廣孝之名。
而朱雄英之所以記得這黑衣和尚的生平,倒也不是他多麼刻意去查。
主要是這黑衣和尚在明初這一段太有名了,在原有史載之中,黑衣和尚道衍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大明第一奇人。
別人造反,是為了功名利祿,是為了榮華富貴,是為了子孫殊榮,是為了王侯將相。
可道衍不在乎錢財,不在意權位,一生無子無孫。
他數十年如一日的攛掇朱老四造反,僅僅只是為了造反。
並且在史載之中的明太祖太宗兩朝,死後能夠入太廟陪享的臣子,自中山武寧王徐達之下共有十六人,常遇春,湯和等,隨便點出來一個都是在沙場上有著赫赫戰功的武將,只有道衍和尚這麼一個文臣,由此可見道衍在明初的特殊性。
朱雄英微微折身,俯瞰著跪地的道衍。
這黑衣和尚生於十四世紀初葉,今年已經六十有三了,但精神頭還是那般矍鑠,尤其是這光頭,月色下錚亮發光,一看平時保養的就很不錯。
道衍被朱雄英如此注視,一股極強的壓迫感落在心頭,縱是道衍心性遠超常人,在這股威壓之下也是神色驟變,冷汗從他的額頭滲出,沿著鬢角滑落。
他一生走過很多次鋼絲,比如當年給朱棣送白帽子,畢竟那話一出口,很大機率可能被定位‘大逆不道之罪’當場格殺。
可從來沒有哪一次,有過這般的壓迫感。
跟前這位年歲不過二十出頭的年輕帝王,給自己的感覺,竟然就像是一副遙不可及的天幕,自己甚至連簡單的仰視都做不到。
他有這種感覺也不奇怪,因為朱雄英動用了神識威壓。
“可知朕召你何為。”
朱雄英澹澹開口。
空氣,驟然一鬆,道衍感覺自己終於可以呼吸了。
他的呼吸抑制不住的急促了幾分,暗暗貪婪的深吸了幾口氣。
“貧僧愚鈍,不明聖意,還請陛下玉言明示。”
道衍神色中露出一絲疑惑,他完全猜不透跟前這位年輕帝王話中何意。
鏘。
一聲嗡鳴。
朱雄英稍一甩袖,一柄三尺青鋒便是落於道衍身前,劍刃在這夜色之中泛著微微寒芒。
道衍眼皮驟然一跳。
皇帝賜劍,只有一個意思。
這是…賜自裁?!
大老遠把我從山東召到應天,就是為了讓我抹脖子?
何必?
您直接下道聖旨,賜鴆酒一杯,讓我原地昇天不就得了,何須如此折騰這麼一大圈。
這一路上,道衍一直在思索猜測這位剛登基的年輕皇帝找自己的很多種原因,但是怎麼都想不到竟然會是這一種。
朱雄英看著沉默的道衍,眼眸如有星辰璀璨,深邃浩瀚。
約莫兩三秒之後,只見道衍抬手握住了劍柄,彷彿用盡了畢生的氣力,緩緩將劍拔了出來,橫劍擱在脖頸之地。
在君權至上的時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道衍臉色並無多大變色,他極力想要告訴自己,死亦何懼,可他的手卻是抑制不住的可見有輕微顫抖。
儘管道衍已經儘量去維持了,然而這種源自於生命對死亡的恐懼本能,他控制不住。
鬢角滑落的汗珠,點點滴落在劍刃,道衍暗自咬牙,手中剛要用力。
鐺。
一縷勁風掠過,直接把道衍手中青鋒擊落。
朱雄英嘴角微揚,他對道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