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明第一內閣
妖怪不好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大明第一內閣,大明:讓你奉旨監國,你去修仙?,妖怪不好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生殿,死寂沉沉。
就連跟在朱雄英身側的結巴小太監都能感覺到不對勁,嚇得腿打起了擺子。
當初老朱搞分封,一堆朝臣反對。
結果怎樣?
全拉到午門砍了。
畢竟老朱在郭桓案的時候可是做過‘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處死’的壯舉,一次性幹掉整個官場,殺這點人算個球。
這黃子澄真是膽子夠大,在老朱還有氣的時候說這話,真不知道是該說他狂還是傻。
不用懷疑,今天這長生殿中說的每一句話,都會進入老朱的耳朵裡。
朱雄英沒有說話。
他不說,其他人自然不敢吭聲。
‘這事,確實頭疼。’
為了活命,朱雄英一心都撲在修仙長生,但他畢竟是皇太孫,不出意外的未來大明皇帝,原本歷史軌跡中朱允炆要面對的問題,他同樣也得面對。
那就是,削藩。
老朱這人很摳,很暴,很集權,但是有一點,那就是刻在骨子裡的農民基因,讓他極其看重血緣關係。
洪武年間一共封了25個王,其中24個是老朱兒子,一個侄孫,這些藩王都有自己的護衛軍隊,少則一萬,多則數萬十數萬。
尤其是守衛北境的九大塞王,如燕王秦王晉王寧王等,都是帶甲十數萬,且都是經過實戰的悍兵,比如寧王的朵顏三衛,那都是一個能砍三個的猛士。
這種情況下,朝廷佔據強勢地位還好,一旦弱勢,或者有進入弱勢的跡象,問題會像洪水一樣擋不住。
比如現在‘老朱垂暮、阿標病危、皇太孫修仙’的局面,在藩王眼裡這就是妥妥的機會,畢竟皇帝這位置,擱誰都想過把癮。
如原本的歷史軌跡中,朱棣是主觀造反還是被逼造反?
歷史學家就算是吵翻了桌子,也沒人能完全論證清楚這一點。
而且就朱雄英這些年的暗中觀察來看,他的這些叔叔甚至是堂弟們,沒一個是安分的,好些個都和歷史書上說的不一樣,難道都是因為蝴蝶效應?
朱雄英瞥了眼黃子澄,在歷史書上這貨的表現是個正兒八經的書呆子,比如‘建議先擱置燕王不顧’、‘推薦李景隆’等致命性壯舉。
但這貨可是高考狀元,說他是個傻子,朱雄英絕對不信。
讀心術,開。
好傢伙,心機狗啊。
朱雄英一眼看透了黃子澄的小九九,原本還以為這貨是耿直,沒想到是在放長線釣大魚。
黃子澄算準了‘削藩’是大明未來接班人的一塊心頭病,自己這時候只要表誠,必定會獲得太孫殿下的信任與庇護,老皇帝又活不長久,自己被殺頭的機率不大,頂多在牢裡等老朱駕崩。
去坐會牢怎麼了?哪有日後的飛黃騰達重要!
眾人都是臉色驚變,唯有黃子澄淡然自若,一副視死如歸的諫臣模樣。
“黃子澄言語忤逆,罪不可赦,押入天牢,擇日問斬。”
朱雄英輕描淡寫一句話,聽在黃子澄耳中如同五雷轟頂。
心裡滿是‘???’。
他怎麼也沒想到,皇太孫殿下竟然這般暴虐!這和他的祖父有什麼不同?!
眾人一愣,心也都是咯噔一下,這行事風格,咋那麼熟悉?
暴君當道,看來以後日子不好過啊,況且這位太孫殿下不僅暴,還昏。
昏君暴君,大明朝要完犢子了。
還是刑部尚書暴昭率先反應過來,命人將呆滯的黃子澄押了出去,畢竟天牢是在他管轄的刑部。
“孤要休息了。”
一句話,眾臣都是滿背冷汗退出了長生殿,經過黃子澄這麼一折騰,就算是想說點啥也只能咽回肚子裡了。
就在這些人剛走,有十多個內官快步走了進來,皆是捧著人高的摺子,看的朱雄英頭皮發麻,真要批完這些摺子,自己還能活?
996已經是慘無人道了,特麼這是007!
“來人。”
朱雄英靠在沙發椅上,突然想到什麼。
小太監連忙是乖乖聽候。
“把三楊給孤喚來。”
已經魂穿16年的朱雄英的確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修長生仙,但不代表他什麼都不做,畢竟遲早也是要當皇帝的優秀青年。
主要是提前多做準備,自己以後就能夠更放心的修仙。
這三楊,便是楊士奇、楊榮、楊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