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水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6章 沈宛親舅,傾君策,隱身貴女,浣水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家鄉,怎能再做人侍妾,她想回家鄉尋一個實在鄉野漢子嫁人。
吳氏一朝飲下林氏送來的“補藥”,生米煮成了熟飯。
林氏答應吳氏,只要她給玉家生下兩個兒女,就放她離開。
吳氏年幼時因家境貧寒,幾經輾轉從蜀地到了趙國都城,最後被賣入玉家為婢。林氏待她一直很好,吳氏不想做人侍妾,這心意一早就表明過的,偏林氏看中的就是她這點,覺得這樣的吳氏才不會危及她的嫡妻位置。
吳氏跟了玉老太爺,肚子也爭氣,四年就生了兩個兒子,林氏抱到自己跟前,對外就說是她生的嫡子。
吳氏一直盤算著,待懷上第三胎就離開玉府,不想許是生二小子時傷了身,過了三年也沒懷上。林氏請了名醫給她調理,吃了大半年的藥終於懷上第三胎,吳氏請求回家鄉。林氏念她本份,又不貪慕榮華富貴,還她自由,另給她一筆錢,又尋了可靠的鏢行護送。
離開之時,玉老太爺感念吳氏對玉家的功勞,送了她一枚玉片以作念想。
待吳氏出了書房,又被林氏喚了過去。
林氏對吳氏的感激不比玉老太爺輕,畢竟她有了兩個活潑可愛的兒子,有了子嗣,她就不用再覺得對不住玉老太爺。
“這是玉家的傳家玉,你拿著吧!將來你肚子裡的孩子出世,無論男女都可傳給她以作念想,此去一別,山高水遠,我們主僕一場,只怕是再不得見。”
吳氏原想推辭,接過林氏所贈的玉片,不想這兩片玉片,雖是一玉佛一觀音,卻是問心石的一部分。
這玉片就是問心石,後來到了鳳九手裡。
翌日一早,吳氏跟著林氏挑好的鏢師離去,分別時,她在心裡暗暗發誓,再不讓肚子裡的孩子知曉她的過往,否則,定會給她、給孩子增添麻煩。吳氏恐外人議論,就編了謊言,說自己是錢塘某商賈人家的侍妾。
沈宛自小就會用玉家的脂粉,化妝術也比尋常人還要精緻,現下想來,這一切都是吳氏從玉家學來的。玉家原是商賈之家,吳氏耳燻目染,自會打理家業,畢竟她是林家嫡女身邊長大,又瞧得多,沒幾年就在石臺縣創出一份不小的家業。
石美玉當年固執要嫁沈俊臣為妻,吳氏不同意,卻犟不過石美玉,只得認了。石美玉與沈俊臣成親後不久,林氏在趙都病逝,臨終前,和盤與兩個兒子道出了實情。
長子自小就知道林氏不是他親孃。
次子卻是第一次知道。
玉大老爺派了兒子前往石臺縣尋找吳氏,又說服吳氏回玉家養老,吳氏原不想離開家鄉,最後因牽絆兩個自小被她拋下的兒子,跟著孫子迴轉趙都,說好只是走親戚。
玉大公子心眼多,生恐吳氏住幾日又鬧著回家鄉,臨離開時放了一把火,還弄了一個女屍,直接造成了吳氏被火燒死的假象。待吳氏到了趙都後,玉大公子和盤奪出,吳氏氣了一場,卻念他一片孝心就此揭過不提。
那日玉妃與沈宛一見面,回孃家追問父母,才得知她還有一個從未謀面的姑母,這人正是沈宛的親孃石美玉。
吳氏聽說沈宛嫁到趙國皇親碩王為妃,按捺不住就要去見她,見面之時自是一番感慨,沈宛亦知道早前所謂的石美金根本就是假的,而這個外祖母、舅舅卻是真的,又恐有人說道,對外掩去此事。
沈宛將此事告訴沈容,姐妹倆都與玉家認了乾親。對外只說認的幹奶奶,可兩人都極敬重吳氏,過年過節都會過府拜見行禮。玉家嫡系兩房老爺待姐妹二人也極是親厚,多有關照愛護。
章治講罷,“聽聞玉家有一對玉片為傳家寶,父傳子,子傳孫,世代相襲。玉老太爺與林氏都以此相贈,被吳氏得到,吳氏留給了石美玉,石美玉則留給她的兩個女兒。”
鳳九想到問心石與空桑絲繩的重要,“我今晚作法,看能不能尋到其他的問心石與空桑絲繩,他們之間定有相通之處。”
二更後,鳳九上了仙舟,用手按在胸口,開啟問心石,卻在身上另一處傳來絲絲縷縷的共鳴之處,鳳九在身上尋了一遍,待拿出她從地府三生石畔尋到的那塊三生靈石,才發現手中的問心石與靈石竟然是同一類。
金輪面露訝色,“公主這麼快就尋到一塊?”
鳳九驚愕,這明明是三生石,在九音的記憶裡,這石頭是她從月老宮裡的姻緣仙石上鑿下來的,她一直揣在身上,她躍下貶仙台,落到地府,在這姻緣仙石上密密麻麻地刻下“帝川”的名字。萬千的相思,都化成她手執寶劍刻下的名字,石頭這麼小,有拳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