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水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拒作媵妾,傾君策,隱身貴女,浣水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會太差。”
沈俊來哪裡是差,根本就是連秀都沒過。
崔左相因他早前被御史盯過,不能給他謀太高的,真正能主事的實缺也不能給,但想著是他長孫的岳父,總得給他個職位,這一番思忖,就給了個禮部筆帖式,正八品的,小吏嫡女配他傻長孫,也算是相得的,更重要的是,沈寶的伯父是沈俊臣,沈家的名聲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沈宛這可是不比男兒才學差的奇女子。
於是乎,崔家在一番權衡後,後會在眾多閨秀裡選擇與沈家結親。
幾人樂呵了一陣。
沈俊來又低聲道:“娘,我聽說今兒大姑娘提出要帶五姑娘一起去趙國。”
沈寶驚呼一聲:“祖母,這可有趣兒了,我們老家孃家太窮,姐姐出嫁帶上妹妹去是有的,可妹妹多是許配給那家的弟弟。難不成大姑娘嫁了趙國王爺,也要把五姑娘許給趙國王爺的弟弟?我們沈家的姑娘一個個都遠嫁了,將來家裡見不著,一個個不都白養了去……”
老太太在心裡掂量著這事的輕重,她還盤算著另給沈寶尋門好親事,“不行!絕不能讓五姑娘去趙國!”
沈容可是她謀劃給沈寶鋪路的。
沈俊來道:“今兒大姑娘說了,大哥說要考慮,以我看,大姑娘是廢子,他想借著此事讓大姑娘把她手頭的田莊店鋪都交出來呢,一旦大姑娘交出來,他許就放人,畢竟就是個小丫頭……”
兩相權衡,還是錢財重要,一個丫頭算什麼,沈家最多的就是姑娘,沈容雖頂了個嫡次女的名,還不如庶女得寵呢。
老太太大呼一聲:“你懂個甚?”忙繼續道:“若不留下五丫頭,難道真讓寶兒嫁給那傻子,我同意寶兒與傻子訂親,原就是替你入仕做的權宜之計。待過三年,只要我們再謀劃一番,把五丫頭嫁給傻子才是正經,這不是訂親的時候五丫頭太小,上頭又有大姑娘護著,以大姑娘的性子,她能同意我們盤算五丫頭?”
沈寶這是第一次聽老太太說出這話,方才明白,原來老太太用的是權宜之計,真正的用意是要把沈容嫁給崔鳴禮,這不是說,她可以嫁給自己喜歡的美少年董紹安,那個人長得俊,出身也不錯,怎麼想怎麼滿意。
讓她嫁傻子……
呸!她才不幹呢。
原來,這根本就是一個計。
她一臉崇拜,歡喜感激地道:“祖母,你待寶兒可真好。”
董紹安是她的,誰也不能奪走。
到時候,她就告訴董紹安,真正與崔大傻子訂親的乃是沈容。
“沒孃的孩子可憐啊,你娘病沒了,我總得護你一二,孫女是多,就你得我歡心。寶兒,今日的事可不能傳出去,一旦被大姑娘知曉,她若真帶走五丫頭,往後可如何是好。三年後,府裡適齡出閣的姑娘就你和五丫頭。”
三年後,沈寶正巧及笄。
可沈容比她小兩歲,但也有十三歲了。在鄉下,十三歲成親的姑娘比比皆是,雖然朝廷三令五申,令舉國女子年滿十五歲方可成親,可這政令也只在體面人家實施下去,鄉野百姓可不管這些。
老太太想用沈容替了沈寶,兩家既不算違背約定,反而依舊結為姻親,沈容的出身且不比沈寶還強些,沈容的性子刁鑽了些,其他方面都還過去,更重要的是,她可是沈俊臣的嫡次女。
沈俊來聽到這兒,自然也不希望沈寶嫁了傻子,若用沈容來代沈寶,而他又謀到了差事,這可比什麼都強,侄女又如何比得嫡親的閨女親熱,“若大姑娘當真把手頭的店鋪田莊交出來,大哥就應了呢。”
“明兒我會喚他到佛堂說話,店鋪田莊原就是家裡的,大姑娘還能帶到趙國去,她都訂親嫁人了,這件事由不得大老爺,他是男人家,哪裡想得周全,我自會提醒他。再優秀的姑娘,一旦遠嫁,就沒指望了……”
老太太想到沈宛嫁人,又悲又喜,悲的是沈宛幫襯不到她兩個兒子;喜的是,她早前謀劃的事,一旦沈宛遠嫁,沈容還不得由她拿捏揉搓。
沈俊來又道:“聽說五丫頭、八丫頭入桂花詩社了?”
老太太答道:“早些日子遞了投帖,昨兒遣了丫頭來回話,說是讓她們今兒去考校。”
沈寶不快地道:“幽蘭、石榴都是官家貴女入的詩社,偏往商賈家的詩社裡去,八姑娘便罷,她的身份是進不得這兩處,可五姑娘也是個沒眉眼高低的一腦子漿糊。”
去了桂花詩社,沾一身的銅臭。
沈寶光是想想就噁心。沈容可不就貪財,連沈宜、潘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