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水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 備嫁,傾君策,隱身貴女,浣水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一下桂花詩社,則如男子考中秀才。
城裡有姑娘考入試社的,家家歡喜。
百姓們議論最多的,便是哪家姑娘考中某家詩社的事。
平民姑娘入520小說詩社,就像是一個灰姑娘的華麗轉身,憑的卻是她們自己的才學。
沐秋道:“八月二十日,要開社考校,詩社老成員恐要忙壞。”
一切都在恢復中。
京城的百姓們已經發現,皇帝換了人,他們的生活和以前一樣並沒有什麼改變,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而京城似乎比以前更熱鬧了一些。在百姓們眼裡,尋常人不能企望的520小說詩社,真的有五個尋常百姓家的姑娘過試應選,只等二十日的叩門拜社考校一過就是真正的詩社成員。
宮中,宮人們議論最多的是三大詩社的事。
“考得好的姑娘,聽說有機會謀到女官一職。”
“我聽鳳儀宮的總管說過,這是外頭的謠言……”
沐容微微凝眉:傳言一出,收也收不住,她已經問過晉帝,說是問,其實是想表明“三大詩社成績優秀者可入仕”的傳言與她無關,她辦三大詩社,一是想娛樂京中姑娘們的生活,給她們閨中增添一些樂趣。
古代貴女的生活著實太單調了,太多的女子養在深閨,學會的就是如何爭寵奪愛、後宅陰私,她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她們認識一些同齡的朋友,也可以走出家門,透過詩社學到更多的知道。
沐曼華出宮了,聽說二人隨紫衫營女兵上戰場了;沐娟華、沐秀華還在京城,卻時常出宮去郊外校場幫忙。
晉帝對於兩位公主請戰沙場,又有一個公主請纓到女兵校場幫忙的事並未阻止,非但沒阻止,還支援、鼓勵。
沐容很是感激沐家這不同尋常人家的氛圍,一切都源於太后。
太后年輕時候文武兼備,隨丈夫出征沙場,傳說還曾先後三次救丈夫於生死邊沿。父母的故事,也直接影響了晉帝沐元澤對女子的敬重,在他看來,女子雖不如男子,但女子同樣可以做一些事。
午後,沐容去慈寧宮給太后請安。
太后一見到她,就笑著抓了兩個玫瑰餅,“瞧你不大喜歡吃甜的,讓御膳房少放糖,是淡淡的甜味,你嚐嚐味道如何?”
沐容垂眸,“祖母,我脫下孝服了。”
太后低應一聲“哦。”
早前不是說孝期一滿,她就要與梁宗卿完婚,而今怎沒聽說吉日訂在哪天?沐容微微凝眸:“祖母……”
太后眼睛透亮:這小丫頭是急著要嫁人了?
沐容急,她可不急,還想多留她幾年。皇家的公主不愁嫁,就是留到二十歲,也總有人爭著迎娶。
太后裝不懂,優雅地捧著紅棗茶輕呷。
沐容咬了咬下唇,大方一笑,“祖母,我與梁丞相的大婚吉日定哪天了?八月有佳期吧?”
“噗哧”一聲,太后噴出茶來,這還是姑娘家麼?怎的大咧咧地問自己的大婚吉日在哪天?半點不像書香門第的姑娘,不過,太后很喜歡,這一點上,像她呀。想當年,她也就沐容這麼大時,孃家母親、嫂嫂說她自小像男孩,愛舞槍弄棍,想讓她多學些如何打理府邸、主持中饋之事,十四歲訂親,到了十六歲也不談她出閣的事。
有一天,她見過沐令公,跑到母親屋裡,直接問“娘,我啥時候嫁人啊?”
彼時,她母親也是這般,一口茶噴了出來,訥訥地瞧她半晌,方才回過神,出口就罵“臭丫頭,哪有自家問嫁人吉日的,你丟不丟人啊?”
沐容像她!
越來越像她,只是比她有才華,人家會琴藝,太后可不會彈琴,只會吹笛子,她這一輩子,就只學會了一支曲子——《蝶戀花》,還是沐令公當年手把手教她的。
沐容掏出帕子,像對小孩子似地,輕柔地給太后拭嘴巴,“祖母,是不是茶水太燙,可得小心了。祖母啊,我瞧八月不錯,不冷不熱,正適合嫁娶,喚了欽天監的監正大人問問八月可有吉日?”
悟明告誡她的話,她一直記得。
就如當初她還是沈容,悟明就說她有劫數,後來可不就應了。
這次,悟明說她九月初一前不把自己嫁出去,這一輩子良緣難成。
她信!
她都有幾世經歷了,不得不信這命理之說。
既然預測到了未來可能發生的變故,何不早些確定下來,古語不是說“聽人勸,賺一半”,大抵就是這意思罷。
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