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水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九月前出閣,傾君策,隱身貴女,浣水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精通詩詞、音律、書畫的宮娥出了考題,封存好後,交給三大詩社,京城三大詩社的考題在同一日進行,投帖的姑娘們得到通知,頭一天就到自己投了帖子的詩社門前看榜,查詢自己的考號。
京城的百姓們議論紛紛:
“瞧瞧!姑娘們也能參加應試。”
“我聽說了,青衣營、紫衫營要從中選取女官,有專管賬目的,還有專管伙房的,聽說是正九品的官身。”
“真的假的?女子也能做官了?”
“女子都做將軍,為甚不能為官?”
“一旦考得好的,家人同意,本人願意,可參加下一次考試,還能出仕為官。”
“做什麼官?”
“城郊建了娘子軍校場,校場裡頭要選教頭、先生,有教武功的、教讀書識字的,還有教包紮傷口的女醫。教頭先生都是領俸祿的,全要女的。”
八月初五,上午考琴藝,下午考棋藝;八月初六,上午考書,下午考畫;八月初七,上午考詩詞文章,下午考賬目。三大女子詩社開考的時間一樣,報考不同科目的,於不同時間持該詩社發放的准考證入場。
以前從未見過像科考這樣的考題出現在入社試上,京城百姓們為此又議論了一場,對於要從詩社裡選拔女官的事,世人不知真假,就這樣傳來傳去,最後傳得就跟真的一般。
八月初八一大早,沐容就去了報國寺給沐元濟父子做法事,晉陽城那邊,沐世寧也會給祖父、父兄做盛大的三週年祭祀法會。
*
八月十三日,晉帝、順王攜在京的沐氏子弟來報國寺參加沐元濟的祭祀活動。當夜,晉帝兄弟二人在報國寺住下,沐家子弟有回京覆命的,如沐七郎協助晉帝打理朝政,最是走不開。沐十八郎、沐十九郎皆是十歲出頭的年紀,上仗殺敵——年紀太小,讓他們襄助父兄,似懂非懂,也辦不成什麼大事,因是庶出,只封了個候爵,隨晉帝留在報國寺。
沐元澤對兄長沐元濟從小到大都是敬重有加,對他來說,這個大哥就是個榜樣、標杆般存在的人物。沐元濟一生只沐容一個骨血,雖是女兒,卻能將男子都給比下去,對兄長,他心懷感激、敬仰之情,這也是他堅持來寺中參加祭拜的原因。
兄弟二人盤腿而坐。
沐元浩問道:“京城近來議論紛紛,說要在三大女子詩社裡挑選女官。”
沐元澤輕嘆一聲,“也不知這話是從哪裡出來的,皇后那邊沒聽說,問了月凰她也說沒這事,她只幫著三大詩社的女子擬定了入社的考題……”
“皇上,眼下這事鬧得沸沸揚揚,不是真的也成真的。”
“朕若真的錄用女官,豈不是被他們牽著鼻子走?我讓李樓主查了,是他國的細作傳出的謠言,他國女細作入社,還有些才華,他們想讓朕把這些人錄進去。京城的情勢很複雜,北齊、趙國、大周的細作都有,稍不注意就掉入他們的圈套。”
“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都是晉地籍官員,你讓他們除掉細作。”
“你當朕沒抓,自朕登基以來,都抓了幾十個,北齊、趙國、南周、西涼,連突厥、高麗、瓦刺的都有,有的藉著行商之名,有的看上去就是老實憨厚的官員……”
“皇上,十三郎、十四郎幾個兄弟也都漸大,不如將此事將給十三郎辦。”
沐元澤若有所思,未名宗是他的,著實是當他知道未名宗的絕技樓是傳授技藝之地,百業樓則是做各種生意賺錢的,巾幗樓能收集到各種訊息,他自己又喜又愛。未名宗各樓樓主已經換成他的心腹。沐家原養有死士、暗衛,這些人現在都有了去處,有的任了巾幗樓樓主,有的任了懲惡樓樓主。
晉帝道:“早前,朕還想著,待一統天下,就讓未名宗轉到明處,可現在這麼一鬧,發現京城各國的細作如此多,朕還真不能讓未名宗轉到明處。一明一暗,朕打理起江山就更容易些。二皇兄,不是朕不同意十三郎、十四郎插手,只是一旦他們插手未名宗的事,往後明面上,他們就只能做個閒散郡王、候爺,在朝謀到的實職最多是正五品……”
沐元浩拿定主意,“讓十三郎、十四郎練手,想當年,大哥十三歲就隨父親去了沙場,他這年紀可不小了。我已經告訴過他,想要爵位,自己憑本事去掙。一說上沙場,魯承儀就哭哭啼啼,叫嚷著她就這一個兒子。”
魯承儀,是沐元浩以前的二姨娘,他做了親王,二姨娘也升為六品承儀,也是有位份的人。魯承儀孃家的大哥三弟也跟著謀到了官職,大哥在刑部當官,弟弟做了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