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粥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章,回到六零年代,鄒粥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熱熱鬧鬧的黑市,農民賣菜賣糧還清生產隊欠賬,修繕了自己家的房子添置了腳踏車,扯上幾丈機織花布,就等著年底殺豬娶媳婦辦婚宴。
眼看著農村都過上好日子,掙工資的城裡人坐不住了,別的不說,肚子裡缺的油水總該補上吧?自打過完年,多久沒吃過大米白麵了?以前是沒有,現在只是缺錢。
家裡孩子鬧著要餅乾雞蛋糕,老婆看著別人的新衣裳也眼饞,雖然勒緊褲腰帶存錢,可是工資就那麼多,到底是不夠。
黑市漸漸多了來賣東西的城裡人,花瓶字畫金銀玉器,翡翠鐲子瑪瑙碗……
不管識不識字有沒有錢,國人都知道老東西值錢,古玩行可是傳承了幾千年的。嘲笑人家不識貨,什麼宋朝官窯的瓷盤喂貓元朝翡翠槽子飲馬……那都是古董販子杜撰出來的。石碑拉回去擋豬圈倒是有可能,光燦燦的瓷器玉石金銀誰會不稀罕?
葉青這陣子下班就來逛,不存著撿漏的心思,純粹就是喜歡,看到中意的就買回來。
幾天下來,花出去一百多塊,家裡飯桌換上織錦桌布,裝蒜頭的容器換成瑪瑙碗,泡鹹菜的大缸換成青花瓷。
花架子上水仙花盆換上絳釉海缽,窗臺上擺著玉石筆山,碧璽紙鎮,玳瑁筆筒……
地上桌上還堆著玉紋觀音瓶,胭脂鳳頭壺,仕女碗,八卦爐,蓮花洗,葵花瓶,青釉六方洗,白釉瓜稜罐……
週末徐友亮過來,一進屋都驚了!
滿屋子花花綠綠瓷器玉石,讓他懷疑自己進了古玩店,而且還是專賣贗品的!
“你從哪弄一堆破爛回來?”
葉青仰在沙發上肯黃瓜,不悅撇嘴:“什麼破爛?是古董好不好?街上買的。”
徐友亮無語凝噎,你家古董滿大街買啊?
“你知道這是什麼?”徐友亮指著桌上的一個花瓶問。
葉青掃了眼:“嘉慶胭脂鳳頭壺。”
“這個呢?”
“光緒青釉六方洗!”
“那個呢?”
“宋代哥窯冰裂玉紋碗!”葉青大言不慚。
徐友亮險些一口老血吐出來,算了算了,喜歡就買吧,反正工資沒幾個錢,不做衣裳也是亂花。
想想還是胸悶氣短,徐友亮掏出香菸點著,順手拿了一隻豇紅彩釉梅花圓洗放茶几上,彈菸灰。
“徐友亮!知道你拿的是什麼嗎?”葉青心疼大喊。
“知道啊。”徐友亮答的雲淡風輕。
“神馬?”
“國營陶瓷廠生產的菸灰缸。”
葉青一怔,拿起來圓洗往底下一瞅,頓時錯愕!乾笑著放回茶几:“專門給你買的,你抽哈!抽!菸灰別掉外面哦。”
徐友亮白眼。
葉青吐舌,古董鑑定這東西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學的,那是長年累月把玩真貨精品練出來的。口口相受世代家傳,其中的真章絕不會外洩出去。
一等藏家,二等販子,三等騙子,四等專家。
真正大藏家神龍見首不見尾,身份永遠是個謎,深諳處世之道。不管外面如何改天換日都永遠處立於安全位置,拿得到自然有本事護得住。
古董販子也稱半個行家,雖然口舌招搖常常矇混牟利,但是手上功夫眼裡真章也不是白給的。他們這行高風險,全部身家押下去,看準了一夜暴富,看走眼就瞬息間妻離子散傾家蕩產,由不得你不下功夫。
所謂騙子也就是做贗品的手藝人,從春秋戰國的和氏璧開始,贗品行家就跟大藏家較著勁的比手藝和眼力。宋仿唐,清仿明,民國的敢仿戰國……不瞭解真品怎麼做得出好贗品?
文物專家整天對著墓坑裡直接挖出來的古物研究,他們精通的是著書立傳研究歷史人文,讓他們品鑑真假那純粹是作秀。
葉青也就過過乾癮,她自然知道市面上掏不出什麼真正好東西,就算再過幾年,毀掉的也不見得有多少真品,珍品更不會。
不過這些東西也不是毫無用處,再往後幾十年的怪狀若讓徐友亮有幸看到,那才叫瞠目咋舌。
再看菸灰缸,葉青不禁有些心疼,要是想辦法把底上的國營陶瓷廠戳子弄掉,以後帶去鑑寶多好?沒準兒專家一高興說個幾百上千萬,拿去送人多有面子?
徐友亮抽完煙稍稍冷靜了些,只怪這一屋子太過眼花繚亂,再仔細一看,也並非全都是破爛,還真有幾件不錯的。
“這支琺琅彩瓶不錯,是乾隆年間的東西。”徐友亮終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